[实用新型]一种防溅水蜗牛喇叭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1605.1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4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灿昆;吴小林;吴刚;陈文强;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2 | 分类号: | G10K9/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溅水 蜗牛 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喇叭,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防止雨水进入喇叭口内的蜗牛喇叭。
背景技术
安装在汽车上的蜗牛喇叭一般都是发声口朝下,在下雨天,地面上有积水时,车轮压过水坑溅起的水花会直接从发声口进入到喇叭发声筒内,空气无法与发声膜片接触,导致喇叭发声低沉或者不发声。其次固体异物可能会在外力作用下进入喇叭的发声筒,异物进入发声筒会降低喇叭的声压级,严重时会使喇叭发出异响,产生噪音。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352321U,授权公告日 :2012.07.25,公开了一种汽车用蜗牛喇叭,在雨天发声筒内易进入雨水,造成喇叭不发声;固体异物易进入发声筒,从而降低喇叭的声压级或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汽车上的蜗牛喇叭,发声筒内易进入雨水,造成喇叭不发声;其次固体异物易进入发声筒,从而降低喇叭的声压级或产生噪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溅水蜗牛喇叭,使雨水与固体异物不易进入发声筒,避免喇叭不发声、降低喇叭的声压级或产生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溅水蜗牛喇叭 ,包括蜗牛喇叭本体,还包括设置在蜗牛喇叭本体发声口的阻拦网,阻拦网由第一阻拦网与第二阻拦网两层网组成,第一阻拦网与第二阻拦网的网线交错设置。在蜗牛喇叭本体的发声口设置阻拦网后,车轮溅起的水花在通过第一阻拦网时,一部分雨水被阻拦,剩余部分的雨水到达第二阻拦网时,又有一部分雨水被阻拦,使上升的雨水得到有效的阻拦,喇叭内不可能造成大量进水,不会阻断空气与膜片的接触,不会使喇叭失声。对于飞溅的固体异物,交错的阻拦网能够直接将异物阻挡,使其不能够进入喇叭内,不会损坏喇叭,使其发音异常。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阻拦网的两根网线交叉成89°至90°角,第二阻拦网的两根网线交叉成89°至90°角,第一阻拦网与第二阻拦网的网线成44°至45°角。该方案使两层网的网线交叉形成的空隙最小,确保进入喇叭内的雨水最少。
作为优选,所述的阻拦网由塑料纤维制作。塑料纤维制作的阻拦网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的阻拦网由不锈钢金属纤维制作。不锈钢金属纤维制作的阻拦网防锈,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是,雨水与固体异物不易进入发声筒,避免发声低沉或喇叭不发声,避免降低喇叭的声压级或产生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 所示,一种防溅水蜗牛喇叭 ,包括蜗牛喇叭本体2,在蜗牛喇叭本体发声口1安装有阻拦网3,阻拦网由第一阻拦网与第二阻拦网两层网组成,第一阻拦网的两根网线交叉成89°至90°角,第二阻拦网的两根网线交叉成89°至90°角,第一阻拦网与第二阻拦网的网线成44°至45°角。阻拦网可用由塑料纤维制作,也可用不锈钢金属纤维制作。安装了阻拦网后,在下雨天,车轮压过水坑溅起的水花在通过第一阻拦网时,一部分雨水被阻拦,剩余部分的雨水到达第二阻拦网时,又有一部分雨水被阻拦,使上升的雨水得到有效的阻拦,喇叭内不可能造成大量进水,不会阻断空气与膜片的接触,不会使喇叭失声。对于飞溅的固体异物,交错的阻拦网能够直接将异物阻挡,使其不能够进入喇叭内,不会损坏喇叭,使其发音异常。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别的实施例,只要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无论形式上怎样的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1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