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耦合剂加热恒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0691.4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4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小华 |
主分类号: | G05D23/24 | 分类号: | G05D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加热 恒温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耦合剂及其他瓶装液体的加热和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耦合剂加热装置主要是以陶瓷PTC为发热元件,以突跳式温控器来控制加热温度。PTC发热元件的发热是由陶瓷热敏电阻生产的,它的工作温度由电阻体的居里温度、阻值以及外加的电压、散热情况来决定,难以达到对较低温度(40℃左右)的准确控制。而且PTC元件的接触面积小,不利于对大面积的均匀加热。另外,突跳式温控器的温控误差较大,通常有10℃误差。由于医疗耦合剂是用到人体皮肤上的,皮肤对温度比较敏感,为避免对皮肤产生伤害,温度必须能准确控制在某一合适范围内。为让温度能得到较好控制,目前市场上有的加热装置采用水作为辅助导热介质,把耦合剂瓶子放到水里,发热元件先加热金属杯体里的水,再通过水传热给耦合剂瓶,这种间接的加热方式虽然可以达到使用目的,但在医疗场合,耦合剂瓶子外沾附的水滴会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以上的不足给耦合剂加热装置的加热和温度控制带来很大困难,难以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加热不均匀、温度控制误差大、使用不方便卫生等不足,采用更可靠精确的加热、温控、及导热、保温等方式来设计耦合剂加热恒温装置,同时带有实时温度LED数字显示,以达到温度控制准确可靠、使用方便、安全,节能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采用电子式温控器控制,LED显示实时温度;热敏电阻探测温度,采用无触点可控硅控制输出端。
采用电热膜作为加热元件,电热膜整体包裹着杯体的外杯壁,在外再包裹保温棉。
这样的设计方案有如下优点:
1.由于电热膜为软性载体发热元件,传热面积大,可以将其直接包覆并粘紧在金属杯体四周,这大大增加了杯体的导热面积,提高导热效率。电热膜是恒功率发热元件,而且能做到面积大,功率小,比起传统PTC发热片更利于稳定加热以及温度的精准控制。而且电热膜使用更安全可靠,更耐用。
2.温度控制部分采用电子式温控器,温度控制可以准确到0.1℃。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键设置所需温度。杯体的实时温度采用LED数字显示。这与传统的刻度旋钮调节,及无温度显示使用起来更安全、方便和让使用者安心。
3.采用金属杯体直接传热给耦合剂瓶子。杯体尺寸与耦合剂瓶子尺寸吻合,热量可以快速均匀地直接传导到耦合剂瓶子中。杯体和耦合剂瓶子之间不需要添加任何导热液体介质,也不需要把耦合剂倒进杯子内,使用起来更安全卫生。
4.杯体外贴上电热膜后再裹上保温面,极大减少热量向外散失,让保温效果更理想,从而提高了热量利用率,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温度设定方便、直观,温度显示令使用更安全放心,可以使耦合剂瓶子整体稳定加热,温度控制精准,使用干净卫生,能耗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瓶装耦合剂与铝杯、电热膜、保温棉的剖面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中1.瓶装耦合剂,2.铝杯,3.电热膜,4.保温棉,5.热敏电阻,6.电子式温控器,7.壳体,8.开关,9.插头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铝杯(2)的整个外杯壁包裹电热膜(3),这可使杯体整体均匀加热。然后电热膜(3)外包裹保温棉(4);铝杯(2)杯底放置热敏电阻(5)用于探测温度,再包上保温棉(4),这样可使热量不容易散失,稳定温度,降低能耗。瓶装耦合剂(1)的瓶子与铝杯(2)之间有0.5mm的间隙,便于瓶装耦合剂(1)的放入与取出。间隙不可太大,否则影响传热效果,如果太小,加热后耦合剂(1)瓶子会稍微胀大而难以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小华,未经朱小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06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