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体积逆变电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0273.5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0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鲍仲达;阮凉超;杨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仲达;阮凉超;杨坤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戴武军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电焊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焊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体积逆变电焊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逆变电焊机内部的线板排列多数为横向排列,即,上下两块线板相互叠合,其上的元件之间再通过插口导线进行电连接。这种结构的逆变电焊机体积都较为宽大,使得生产成本较高;而且由于其上的一些元件通过插口导线进行电流传递,导致其内部的导线相互交错,逆变电焊机在工作时电流非常的大,现有的导线能承受的电流有限,很有可能会被烧坏,这样在维修时非常不便,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及维修方便的小体积逆变电焊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体积逆变电焊机,包括壳体、线板一、线板二、风机、散热片、电容、继电器及变压器;所述风机设置在壳体的侧面;所述线板一及线板二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散热片、电容、继电器及变压器分别设置在线板一与线板二所形成的线路板上;所述线板一与线板二相互平行竖立,在线板一及线板二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相对通孔之间设置有金属导线;所述金属导线与线路板上的电路电连接。
所述线板一及线板二上的通孔均为五个,相对通孔之间的中轴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百叶窗及出风口。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线板一与线板二的竖向设立能大大减小内部的体积;通过通孔及金属导线来进行电流传递不但能承受较大的电流,而且维修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小体积逆变电焊机,包括壳体10、线板一11、线板二12、风机13、散热片14、电容15、继电器16及变压器17。所述风机13设置在壳体10的侧面,在与其相对的另一侧壳体10上设置有出风口102,风机13与出风口102之间形成散热风道。在壳体10上还设置有百叶窗101,百叶窗101同样起到散热的作用。所述线板一11及线板二12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且其之间相互平行竖立形成线路板;散热片14、电容15、继电器16及变压器17分别设置在线路板上。在线板一11及线板二12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通孔,通孔的数量分别为五个且相对通孔之间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在相对通孔之间设置有金属导线18,金属导线18与线路板上的电路电连接。这样,金属导线18即可替代原有的插口导线且能比插口导线传导更大电流,而且让壳体10内的空间大大缩小,方便维修。
本实用新型各个元件之间的电路走向目前已广泛使用,其相互之间在线路板上的线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仲达;阮凉超;杨坤,未经鲍仲达;阮凉超;杨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02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柜接地开关与电缆室门的联锁机构
- 下一篇:风动导板开关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