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组装的齿轮驱动地埋式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0221.8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4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3/14 | 分类号: | B05B3/14;B05B3/08;B05B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邱奕才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组装 齿轮 驱动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埋式喷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组装的齿轮驱动地埋式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齿轮驱动的地埋式喷头具有换向,设置喷洒角度,可更换喷嘴的功能,内部结构复杂,有喷嘴模块,动力发生模块,减速机构模块及换向机构模块等,为达到定位准确及结构密封,安装时一般采用胶水粘合,使这些内部模块成为一体。但是却存在胶水依赖,且粘合零件需工装定位,不可拆装及维修更换等问题,造成组装效率低下,整机产品报废率高,人力物力成本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块化组装的齿轮驱动地埋式喷头,该喷头的结构合理,组装方便,便于维修拆卸的地埋式喷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块化组装的齿轮驱动地埋式喷头,包括喷嘴、可升降内筒、换向结构、动力传递结构、动力发生结构、过滤网、上盖、摆角调节器、筒体和弹簧,
所述可升降内筒放置在筒体内,过滤网放置在可升降内筒的底端,上盖设置在筒体的顶端,可升降内筒内由上至下依次放置喷嘴、摆角调节器、换向结构、动力传递结构、动力发生结构及弹簧。
在整机组装时可依次将喷嘴、摆角调节器、换向结构、动力传递结构、动力发生结构及弹簧放入可升降内筒内,依靠定位结构对各部件的进行可靠性配合,换向结构、动力传递结构、动力发生结构、过滤网与可升降内筒之间不需要胶水粘合,避免因胶水粘合误操作造成废品,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这些部件可以方便拆卸,更换,产品可维修,零件回收利用率增加。
所述可升降内筒内壁轴向设有用于定位换向结构和动力发生结构的两个定位台阶,可升降内筒内壁径向设有配合动力发生结构和过滤网的卡位槽。
所述换向结构轴向有一端平面结构,换向结构径向设有镶嵌着O型圈零件凹槽;所述O型圈零件为密封圈。
所述动力发生结构轴向有一端平面结构,径向设有若干个卡位。
所述喷嘴采用胶水粘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把内部零件进行模块化处理,采用特殊结构来达到使这些模块化零件能够安装可靠且方便拆装,不再依靠胶水粘合,内部零部件可以更换。本喷头为结构合理,组装方便,便于维修拆卸的地埋式喷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升降内筒与内部各配合模块装配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力发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配方式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模块化组装的齿轮驱动地埋式喷头,包括喷嘴1、可升降内筒2、换向结构3、动力传递结构4、动力发生结构5、过滤网6、上盖7、摆角调节器8、筒体9和弹簧10,
所述可升降内筒2放置在筒体9内,过滤网6放置在可升降内筒2的底端,上盖7设置在筒体9的顶端,可升降内筒2内由上至下依次放置喷嘴1、摆角调节器8、换向结构3、动力传递结构4、动力发生结构5及弹簧10。
本地埋式喷头的工作原理:打开外部控制阀门,水流经过过滤网6,产生压力,将可升降内筒2连带内部零件整体推出筒体9,喷嘴1外露。同时进水在动力发生结构5处产生旋转水流,带动动力传递结构4下方的叶轮产生旋转动力,经过动力传递结构4多级齿轮减速,传递到换向结构3的主动齿轮上,带动被动齿轮转盘旋转,旋转到一定角度实现自动换向旋转。喷嘴1配合在被动齿轮转盘上,进而实现摇摆喷水的功能。关闭外部控制阀门,则弹簧10可以使可升降内筒2连带内部零件整体快速退回筒体9内。
可升降内筒2与内部各配合部件的装配方式见图2,图2中M处不能有水。在可升降内筒2内壁增加A、B两处轴向定位台阶,换向结构3与可升降内筒2之间增加密封圈,动力传递结构4则定位在换向结构3上,另外动力发生结构5和过滤网6通过卡位结构定位在可升降内筒2上。
图3为换向结构3的示意图,此结构在轴向采用端平面定位,径向在底盘零件周边做凹槽增加O型圈,靠O型圈变形压紧功能来实现径向配合及密封。
图4为动力发生结构5的示意图,此结构在轴向采用端平面定位,径向在动力轮零件周边做卡位结构,同时开几个缺口使卡位结构有压紧变形的空间,通过卡位与可升降内筒2内壁的卡位槽配合实现部件的定位安装,图4中N处为卡位结构;图5中的K为橡胶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0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连续型制作花果茶的匀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影音播放功能的两用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