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防止拉缸的活塞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0179.X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4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肖明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5/00 | 分类号: | F02F5/00;F02F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徐益祖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活塞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动机的活塞环,具体地说是能防止拉缸的活塞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柴油机所配用的活塞环,特别是第一道活塞环,现在采用的梯形夹角一般为12°,活塞环工作面与缸壁间的接触面积小。当活塞上行时,活塞环不能起到很好的布油效果;不能很好地降低活塞环与缸壁之间的摩擦,增加“拉缸”风险。因此,容易出现“拉缸”现象。“拉缸”的后果,轻则因漏气而影响功率,重则使得缸套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活塞环,使得活塞在运行时,活塞环不易出现“拉缸”现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设计目的的。
在活塞体1上加工出上气环槽3、中气环槽5和油环槽7;使得上气环槽3的梯形侧面11与梯形底面12之间的夹角为15°;中气环槽5采用矩形结构;油环槽7外圈增加梯形槽,内圈采用矩形结构。把以球墨铸铁 KV1制成的上气环2,加工成上侧面8与底面10之间的夹角为15°,外圆工作面9镶嵌镀铬,然后安装在上气环槽3内。
把以特种铸铁F14制成的中气环4,加工成外切台扭曲环;中气环工作面14磷化处理后,安装在中气环槽5内。把以合金铸铁材料制成的油环6的油环工作面15镀铬,其余表面磷化处理后,安装在油环槽7内。以活塞轴线为中心,把活塞销孔轴线16与活塞轴线13按顺时针方向偏置0.5-1 mm。
从活塞的受力与运动规律分析,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在工作时,作用在活塞上侧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断变化。不会使活塞沿气缸壁滑动时产生横向晃动。特别是在压缩冲程终点和工作冲程始点附近,不会因为侧压力方向的突然改变,形成活塞对气缸壁的剧烈撞击。
由于将活塞销孔轴线16与活塞轴线偏置0.6mm,所以在活塞到达上止点前,先是在气缸内气体压力作用下产生偏斜,逐渐地由次推力面转变为由主推力面贴紧气缸壁,从而消减活塞对气缸的拍击,增加活塞的耐久性。降低活塞与缸壁间的碰撞,从而降低拉缸风险。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梯形夹角为15°的上气环2,能更好的起到密封和布油、刮油的效果,降低缸套与活塞环间的磨损,降低拉缸风险,降低机油消耗,改善排放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气环槽3、中气环槽5和油环槽7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塞体1示意图。
图3为上气环2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中气环4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油环6结构示意图。
图6为活塞销孔轴线16与活塞轴线13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一非限定实施例加以说明。
参见图1:3为上气环槽,5为中气环槽,7为油环槽,11为上气环槽3的梯形侧面,12为上气环槽3的梯形底面。
参见图3:2为上气环,8为上气环的上侧面,9为上气环的外圆工作面,10为上气环的底面。
参见图4:4为中气环,14为中气环工作面。
参见图5:6为油环,15为油环工作面。
参见图6:13为活塞轴线,16为活塞销孔轴线。
本实用新型能更好地起到密封和布油、刮油的效果,降低缸套与活塞环间的磨损,降低“拉缸”风险,降低机油耗,改善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01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