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中间连接件的整竹无限接长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9940.8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8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赵章荣;刘星雨;傅万四;周建波;韩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B7/00 | 分类号: | F16B7/00;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中间 连接 无限 材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领域,尤指一种可提高天然竹材利用率以天然竹材为原料的利用中间连接件的整竹无限接长材料。
竹林被喻为地球第二大森林,中国具有世界最大的竹林,开发竹资源对我国经济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竹材具有生长周期短的特点,是绿色可持续应用的材料。另外,竹材的中空带节的结构使得竹材具有高纵向抗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弹性好等优点,是优良的工业生物质原材料。目前,竹材作为生物质工业原料得到广泛应用,不仅通过竹材改性来竹质生产人造板、层积材,而且原态竹材也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但由于竹材天然生长,导致其某些局部弯曲、形状异形,限制其广泛的工业应用。目前,在木材应用领域,利用榫接技术连接两块木材应用广泛,在竹材应用领域已有部分学者将榫接技术应用于竹材连接。但榫接技术无法保证连接竹材的中心同轴度,同时由于整竹空心结构导致榫指接触面积有限,无法保证榫接强度。
经检索,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整竹利用中间连接件连接的专利及非专利文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中间连接件的整竹无限接长材料,实现竹材的纵向延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中间连接件的整竹无限接长材料,它由一组竹段依次连接而成,还包括一实心或中空材料块作为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外表面和相邻两所述竹段的两个端头内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相应外表面匹配的内表面之间设置胶粘剂层,所述中间连接件与相邻的两所述竹段连为一体而获得接长材料。
将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两端插设在两竹段端口内,利用胶粘剂连接中间连接件及其两端的竹段,即可构成设定尺寸的接长竹材。竹段的端口可以是原生态竹子形成的孔,但是,这样的孔形状不规范,不容易操作,连接质量不稳定。
进一步地,优选在各所述竹段两端分别加工出一定深度内孔,该内孔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相应端头形状大小相匹配。
具体地,所述内孔为向内渐扩的圆锥孔,中间连接件的两端为与所述圆锥孔匹配的圆锥形外表面。
优选所述内孔为圆柱形,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两端为与所述圆柱形内孔匹配的圆柱形外表面。更近一步地,相邻两所述竹段的连接端的外径相等。
所述中间连接件优选由木材制作。
对应所述竹段两端圆柱形内孔,中间连接件为圆柱体,其直径与两所述竹段内孔相对应,长度等于对应的两个所述竹段内孔深度之和。这样,就使得中间连接体的长度及直径与各所述竹段两端加工的所述内孔直径及深度相配合。
根据各所述竹段的弯曲、锥度情况截取竹段长度,其中:各所述竹段的弯曲由各所述竹段表面圆跳动来确定,锥度由各所述竹段大、小端直径差与各所述竹段长度比值确定,断口与各所述竹段轴线垂直。
所述竹段的弯曲情况控制为:其圆跳动度最好为≤10mm,以此限定竹段的弯曲度。
所述竹段的弯曲情况控制为:其圆跳动度最好为≤10mm,以此限定竹段的弯曲度。
所述竹段的锥度控制为:竹段的锥度为:(大端直径‑小端直径)/竹段长度),该锥度优选≤0.02为宜。
所述中间连接件、各所述竹段与胶粘剂之间通过轴向施加压力加压粘接。
所述加压粘接为热压粘接或冷压粘接。
所述胶粘剂为UF、PF、MDI或其他本领域常用的胶粘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长材料能够保证竹材连接的轴线一致性,提高材料的连接强度,克服榫接竹材中心轴线不一致问题。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原态竹材强度高特点,克服竹材形状不一致缺陷,使用本实用新型方法可实现竹材在保证中心轴线一致的前提下无限延长,扩展竹材的应用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所进行的任何本领域的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接长材料制作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整竹锯断后得到的竹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竹段两端内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制作的中间连接件用的原木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将图4所示的原木段加工为圆柱形中间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两相邻竹段和圆柱形木质中间连接件结合后接长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竹段;2:内孔;3:中间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未经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9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