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H真空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9764.8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弟;侯治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肖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h 真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槽,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RH真空槽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的RH真空槽一直承担着电工钢、硅钢等品种钢的精炼任务,是企业精品战略的基础和后盾。真空槽对耐材砌筑质量、组装的精密度以及维护技术要求都很高。请参阅图1所示,合金加料口1更是真空槽2的关键部位,它是各种称量计算好的合金加入真空槽2以调节钢水成分的通道,是关系到每炉钢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
但目前,由于设计和维护都存在着不足,合金加料口1和真空槽2使用寿命一直偏低,更换频繁导致的耐材成本增加和处理间歇延长成为制约精炼生产的瓶颈。主要原因是合金料堵塞、合金衬板3的熔损、衬板3设计不合理、耐材4砌筑缺陷、维护不到位等等。
该合金衬板3的实际长度为1m,弧度为120°,正是由于衬板3的狭小,导致合金料很容易冲击真空槽耐材4,在合金加料口1的内壁冲刷形成两条凹槽。而且合金加料口1和真空槽2的夹角过大,大量合金滑落时因运行的轨迹不规则,可能碰撞到槽对面的耐材而加速其磨损。另外,由于槽内高温,衬板3在长时间状态下无冷却气保护措施,熔损很快。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H真空槽装置,能够延长真空槽及合金加料口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RH真空槽装置,包括真空槽本体、斜设于本体一侧的合金加料口,合金加料口内设有衬板,所述的衬板呈与合金加料口相应的圆筒状,全覆盖于合金加料口的内壁。
所述的合金加料口与真空槽本体的夹角为30~32°。
所述的合金加料口与真空槽本体夹角处的内壁呈圆弧过渡。
所述的合金加料口顶端还连通有一环形冷却气管,环形冷却气管的上端开有一进气管,下端开有数个出气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RH真空槽装置包括真空槽本体、斜设于本体一侧的合金加料口,合金加料口内设有衬板,所述的衬板呈与合金加料口相应的圆筒状,全覆盖于合金加料口的内壁。由于将原有弧形衬板改为圆筒状陈本,可以改变有棱角的合金的运动轨迹,避免耐材受到不必要磨损。由于通过衬板对合金加料口内壁的全覆盖,从而保证衬板能够有效保护整个合金加料口的耐材,从而提高真空槽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RH真空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RH真空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冷却气管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RH真空槽装置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同样也包括真空槽本体10、斜设于本体10一侧的合金加料口11,合金加料口11内设有衬板12,不同的是,所述的衬板12呈与合金加料口11相应的圆筒状,全覆盖于合金加料口11的内壁,图2中,衬板12的长度由原来的1m延长至1.5m,并且一直延伸到合金加料口11与真空槽本体10的交界处,保证衬板12足够可以保护整个合金口耐材4,从而提高真空槽寿命。而所述的合金加料口11与真空槽本体10的夹角由原来的45°缩小至30~32°,并且合金加料口11与真空槽本体10夹角处的内壁呈圆弧过渡。如此,一方面可减少耐材磨损,另一方面可使合金料不再因为冲击力过大而飞溅冲击到槽对面的耐材。
另外,为了减少高温状态下衬板12的熔损,在合金加料口11的顶端增设一条直径为30mm的环形冷却气管13,环形冷却气管13的上端开有一进气管14,下端开有数个出气管15。如此,在钢水处理间歇可以打开阀门,利用压缩空气对合金衬板12进行冷却,用以降低工作状态时的衬板12温度,减少熔损,提高其寿命。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9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轴承套圈淬火机
- 下一篇:一种感应熔炼真空脱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