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阵列式贴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9580.1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4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文灿 |
主分类号: | H05K3/30 | 分类号: | H05K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6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阵列 式贴片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片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阵列式贴片机。
贴片机又称“表面贴装系统”,在生产线中,它配置在点胶机或丝网印刷机之后,是通过移动贴装头把表面贴装元器件准确地放置PCB焊盘上的一种设备,分为手动和全自动两种。其中的全自动贴片机是用来实现高速、高精度、全自动贴放元器件的设备,是整个SMT生产中最关键、最复杂的设备。为了达到高速高效贴装,现有的一台机上会安装10个或以上贴装头,称为阵列式贴片机。贴装头部主要由贴装头基体、吸嘴杆和吸嘴组成,特别在LED行业的产品上出现线路板长度10cm‑150cm长度,在PCB板上会排100个以上的LED发光体,而每个产品上的LED发光体所排的距离不一样,这样可左右滑动贴装头,即可按PCB上LED之间的距离来调整贴装头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同时吸取和贴放,所以两个贴装头之间的距离很短,在调整时必须要从左或右边开始逐个调整和锁紧,现有锁紧机构不设置在贴装头基体正面,当中间的某一个贴装头在初次调整达不到精度时须要重新调整,就要从调整的那一个开始移开后面的贴装头才可放进工具调整,调整好后,已移开的又要重新调整锁紧,加之现有的贴装头滑动是用卡槽实现,无法达到滑动的精准度。
同时,供料器是与贴装头对应使用,调整还要使用专用工具校正,其中的某一个对应不上都需要用专用工具重复调整,浪费较多的时间。由于线路板长度达到50cm以上,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这样大的模具来生产线路板产品,只能用″V坑机″生产,这样每一片线路板外型尺寸都无法达到一致性,安放在送板台上的线路板送进机器也无法精准贴装。此外,现有的贴片机采用单边供板台以及采用皮带式轨道将线路板送入贴片机贴装,其中的单边供板台贴装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操作人员处于闲置等候状态,待贴装完送出取下线路板才可安放第二片线路板并送入贴片机贴装。另一种皮带式轨道送板工作方式相同,待贴完第一片线路板才可送入第二片线路板,皮带式轨道送板在阵列式贴片机上使用,线路板长度在50cm以上出现规格不一致时,还会出现贴装不到预期坐标上,因为每片送入贴装的线路板无法保证一致,这样的整体贴装效率就降低,员工劳动量没有充分得到利用,也失去了阵列贴片机本身的高速高效贴装意义。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单易用、精准度高、有利于提高调整效率的高速阵列式贴片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阵列式贴片机,包括贴片机架,此贴片机架两侧分别水平铺设左供板台、右供板台,位于右供板台前侧设置前视摄像机,位于右供板台上表面设置上视摄像机,所述贴片机架内部横梁位置处安装有阵列式贴装头并且此阵列式贴装头底部安装一台下视摄像机;所述阵列式贴装头背面设置上下运动机构,位于左供板台与右供板台之间水平铺设送板机构,位于贴片机架一侧装有阵列式供料器;
所述送板机构上表面铺设直线滑轨并且该直线滑轨从左至右依次穿过左供板台、送板机构、右供板台,位于此直线滑轨上均匀安装若干滑块,所述送板机构两侧分别安装左丝杆、右丝杆,位于左丝杆、右丝杆下方依次对应设置左伺服电机、右伺服电机;
所述阵列式贴装头由若干单片贴装头排列组成,每个单片贴装头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安装一个滑动块并且每个滑动块卡接于背板基体对应的直线导轨上;每个单片贴装头外表面设置若干导孔,每个导孔插入一个拉紧螺丝;
所述阵列式供料器底部安装底座台并且该底座台上表面通过轨道安装若干单片供料器底座,每个单片供料器底座底部带有底座滑块。
每台摄像机上均设置有十字坐标。
每台摄像机上均设置有十字坐标。
相应地,位于左供板台与贴片机架相接位置处上方安装摄像机III。
位于左供板台外端上方的架体安装摄像机IV。
位于右供板台与贴片机架相接位置处上方安装摄像机I。
位于右供板台外端上方的架体安装摄像机II。
位于背板基体中部设置两个倒扣压条并且两个倒扣压条之间插入一个拉块。
每个单片贴装头内表面设置若干复位弹簧。
所述上下运动机构背面设置一块背板并且此背板顶部装有电机。
位于背板中间部位安装由带轮传动组件及同步带组成的传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文灿,未经梁文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9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桥空气悬架
- 下一篇:多功能集成化便携式音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