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拱顶吊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9208.0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6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焰;杨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0 | 分类号: | E02B8/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拱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狭小混凝土空间,如孔、洞内吊物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适用于在水工大坝狭小廊道内,需要临时、快速的起吊重物时一种拱顶吊物装置。
背景技术
起吊重物,一般会利用三角支架、吊杆或起吊设备等进行。但在狭小的混凝土空间内,如孔、洞内起吊重物,无法安装和利用支架、吊杆或起吊设备时,如何在混凝土顶拱设计一种简单、经济、稳妥、安全的吊物装置,利用它起吊重物完成生产任务,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遇到此情况,实际工程中往往采取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预埋吊钩或吊环,或通过在混凝土顶钻孔,灌注树脂胶埋吊钩或吊环等方法解决。前者往往是事先设计预埋好的一种定型预埋吊物装置,起吊任务按程序完成;后者则是非计划性的临时起吊生产任务,因此需要临时钻孔埋设吊物环,现在有树脂植筋胶技术,若采用树脂胶埋设吊物环,其价格贵成本较高,不易就地取材。且此方法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要求钻孔较深,施工不便,对薄体积混凝土不适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拱顶吊物装置,可以快速在狭小的混凝土空间内(如孔、洞)布置吊物环,已完成起吊重物的任务。且施工简单,安全系数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拱顶吊物装置,包括持力杆,持力杆的下端设有吊物环,所述的持力杆与吊物环之间具有一个夹角α。
所述的夹角α为25-65°。
所述的夹角α为25-45°。
所述的夹角α为25-35°。
所述的持力杆上设有至少一个膨大部。
所述的持力杆安装在相应倾斜的钻孔内,持力杆与钻孔内壁之间设有凝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拱顶吊物装置,通过采用倾斜的持力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狭小的混凝土空间内,当无法利用支架、吊杆或起吊设备起吊重物时的技术难题。从受力角度讲,如图2中,物体的重量m,全部由吊环与胶凝材料的握裹力和胶凝材料与孔壁的粘接力f1承担;再如图2中,物体的重量m由分力承担,同样的吊环,结构形式发生改变即可以增大起重量,或者说,起吊同样重的物件增大了安全系数。满足了生产工作需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便捷,成本低,体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膨大部1,持力杆2,凝胶材料3,重物4,吊物环5,钻孔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拱顶吊物装置,包括持力杆2,持力杆2的下端设有吊物环5,所述的持力杆2与吊物环5之间具有一个夹角α。
所述的夹角α为25-65°。
优化的方案中,所述的夹角α为25-45°。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所述的夹角α为25-35°。
优化的方案中,所述的持力杆2上设有至少一个膨大部1,如图1中所示,本例中的膨大部1设置在持力杆2远离吊物环5的另一端,可选的方案中,为提高握裹力,也可以在持力杆2的中部多设置几个膨大部1,通常位于中部的膨大部1直径要小于钻孔6的内径,以利于凝胶材料3进入及捣实。
如图1中,所述的持力杆2安装在相应倾斜的钻孔6内,持力杆2与钻孔6内壁之间设有凝胶材料3。
操作时,第一步,选择适宜的孔径、孔深,采用钻机在混凝土顶钻斜孔。
第二步 在斜孔内安装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即持力杆和吊物环。
第三步,向钻孔6内分层回填凝胶材料3、捣实,待固结。
第四步,吊物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92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圆片双面刷洗机
- 下一篇:一种生产屋面毡用高速辊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