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8607.5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5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浪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浪天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充电器。
背景技术
由于可充电电池相对于普通的一次性干电池来说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点,故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目前对于可充电电池的充电多是通过一充电器完成的。该充电器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具有可对交流电进行整流降压的充电座,另一部分是用于放置电池的盒体。由于充电座与盒体多为一体式设计,导致其体积较大,不便于使用者的随身携带。
因此需要一种轻巧且便于携带的电池充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多用途且便于携带的电池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器,包括:壳体;充电座体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充电座体设置电池仓用于放置充电电池,所述充电座体电池仓内设置了电路板,充电座体底部设置了USB槽;垫片,所述垫片将壳体与充电座体卡扣在一起。
较优的,所述充电座体包括上座体以及下座体,所述上座体与下座体卡扣在一起。
较优的,所述上座体下部设置了定位孔,所述下座体对应设置了定位柱,所述上座体的定位孔与下座体的定位柱可相互配合。
较优的,所述上座体上部设置了卡槽,所述下座体对应设置了卡扣,所述上座体的卡槽与下座体的卡扣相配合。
较优的,所述上座体上部设置了圆柱,所述下座体对应设置了定位孔,所述上座体的圆柱与下座体的定位孔相配合。
较优的,所述上座体的底部设置了卡扣孔,所述垫片设置了对应的突起,所述上座体的卡扣孔与垫片上的突起相配合。
较优的,所述电池充电器还包括一个卡扣冒,所述垫片上设置了定位孔,所述卡扣冒可与垫片上的定位孔相配合。
较优的,所述充电座体上还设置了灯泡孔,可放置灯泡。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器,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且可提供数据交换、照明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器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具体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电座体具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更好得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申请人通过图1的具体实施方式来说明该电池充电器。如图1所示,该电池充电器由三部分组成,壳体10,充电座体20以及垫片30,所述充电座体20被套在壳体10内,并通过垫片30将壳体10与充电座体20卡扣在一起。
请参考图2,所述图2为电池充电器的爆破图,如图2所示,所述电池充电器还包括电极40,电极垫片50,弹簧60以及卡扣冒70。所述充电座体20由上座体210以及下座体220卡扣而成。所述上座体210包括电池仓211用于放置充电电池,所述电池仓211中部可放置电路板(图中未标号)。在其上座体210的上部还设置了电极孔212用于放置电极40以及电极垫片50,卡槽213用于与下座体220卡扣,弹片214设置在电池仓211边缘用于包裹充电电池,以及在上座体210底部设置了4个卡扣孔215用于与垫片30卡扣。所述垫片30上设置有4个突起301以及一个定位孔302,所述4个突起301与上座体210的4个卡扣孔215相配合,而卡扣冒70则可与定位孔302相配合,这样设计,可以使得充电座体20与垫片30紧密配合。
所述下座体220呈T型结构,所述下座体220的T型下部纵向设置了4个定位柱221,在其T型上部还设置了卡扣222可与上座体210的卡槽213相配合,所述下座体220的T型上部对称设置了两个定位孔223,并在T型底部设置了灯泡孔224用于放置小灯泡以及两个USB槽225。所述USB槽225可与外部设备相连,例如:电脑等终端。通过电脑给该充电电池充电。另外所述USB槽225也可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请参考图3,所述图3为充电电池中电池座体20的爆破图,如图3所示,所述上座体210电池仓211背部设置有一纵向板217,其上纵向设置了4个定位孔218,可与下座体220上的4个定位柱221相卡扣。另外,上座体210上部对称设置了两个圆柱216,可与下座体220上的两个定位孔223相卡扣。
另外,所述壳体10的下端还可设置凹槽(图中未显示),与垫片30相配合,使得电池座体20通过壳体10与垫片30的配合,固定在壳体1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浪天,未经李浪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86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声控功能的医药箱
- 下一篇:一种池塘用运输活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