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螺旋列板涡激振动抑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8428.1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0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钧;林元华;戚兴;冯光;曾德智;黄嘉豪;王钧键;郑文龙;胡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螺旋 列板涡激 振动 抑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立管设施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螺旋列板涡激振动抑制装置。
背景技术
深水油气田开发已成为当前海上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必然趋势,开采过程中涉及到隔水管、采油立管和悬跨输液管等管线,这些管线的造价占整个深海采油系统造价的一半以上。海洋管线所处环境条件恶劣,受力复杂,尤其是当一定流速的波浪、海流流经海洋管线时,将产生周期性的漩涡脱落,诱发管线的振动。当漩涡脱落频率接近或等于海洋管线某一固有频率时,振动幅度将急剧增大,形成共振,最终导致疲劳破坏。一旦海洋管线失效,不仅引起海上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将对海洋环境造成灾难性的破坏。
为了降低涡激振动对海洋管线造成的疲劳破坏,延长海洋管线使用寿命,现有的方法通常是把涡激振动抑制装置直接固定在海洋管线上。大多数的涡激振动抑制装置不能旋转,如能实现旋转,将极大地削弱海流对管线施加的横向作用力,增强涡激振动抑制效果。目前仅有公示期专利CN 102071883 A(采用可旋转整流罩的水下立管涡激振动抑制装置)以及公示期专利CN 102134972 A(仿鱼尾式整流罩的水下立管涡激振动装置)中提到的装置可以实现绕立管的转动,但仍受到来流角度的限制,不能够完全应对任意角度来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针对海洋立管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现场安装方便的能够应对任意来流方向的可旋转螺旋列板涡激振动抑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旋转螺旋列板涡激振动抑制装置,由多个基本单元沿海洋立管轴线方向串列组合而成,所述的基本单元由两个旋转模块、一个套筒及三块螺旋列板组成。旋转模块包括内圈、圆柱滚子、外圈。内圈是由对称的两半环钢质构件组成,其外表面加工圆柱滚子槽,内圈从两侧套在海洋立管上,两半环之间使用螺栓连接。圆柱滚子槽为半圆柱状的凹槽,圆柱滚子放置于内圈的圆柱滚子槽内。外圈也是由对称的两半环钢质构件组成,在其内表面加工圆柱滚子环槽。外圈套在内圈外面,使圆柱滚子置于圆柱滚子环槽内,两半环之间使用螺栓连接,并通过轴向止动片限制外圈的轴向滑移。套筒和螺旋列板为整体加塑成型,套筒直接套装在旋转模块的外圈上,每个套筒的上下两端各配装一个旋转模块。
所述的套筒与海洋立管同轴,套筒外有三块螺旋列板,三块螺旋列板同向旋转30度至60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由旋转,其迎流面积相比固定式螺旋列板涡激振动抑制装置要小,进而削弱了海流对海洋立管施加的横向作用力,增强了涡激振动抑制效果;
2、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自由调整各基本单元之间的距离,以达到最佳抑制效果;
3、本实用新型可以应对任意来流方向海流引发的涡激振动,适用于流向频繁发生变化的海域,扩大了工程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旋转模块内圈及单个圆柱滚子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旋转模块外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旋转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套筒及螺旋列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海洋立管;2.内圈;3.外圈;4.轴向止动片;5.套筒;6.螺旋列板;7.圆柱滚子槽;8螺栓;9.圆柱滚子;10.圆柱滚子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是多个基本单元沿海洋立管轴线方向串列组合而成,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基本单元包括两个旋转模块、一个套筒及三块螺旋列板。
其中旋转模块包括内圈2、圆柱滚子9、外圈3。内圈2是由对称的两半环钢质构件组成,其外表面加工圆柱滚子槽7。圆柱滚子槽7为半圆柱状的凹槽。圆柱滚子9放置于圆柱滚子槽7内。内圈2从两侧套在海洋立管1上,两半环之间使用螺栓8连接固定。外圈3也是由对称的两半环钢质构件组成,外圈3每个半环的上下两个端面各伸出一个轴向止动片4,以限制旋转模块安装好后外圈3的轴向滑移,且轴向止动片4与内圈2的两个轴向端面间留有一定缝隙,以减少旋转时的摩擦。外圈3内表面加工圆柱滚子环槽10,外圈3套在内圈2外面,使圆柱滚子9置于圆柱滚子环槽10内,两半环之间使用螺栓8连接,连接好后旋转模块可绕海洋立管1的轴线自由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8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勘察钻机的机械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洗脸水冲马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