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Φ100mm自动轧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8388.0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9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夏世钢;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4 | 分类号: | B21B3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张向琨 |
地址: | 435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0 mm 自动 轧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Φ100mm自动轧管机,尤其涉及Φ100mm自动轧管机的后台及其导板,属于钢管轧制(金属压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轧管机由主轧机、前台和后台等部分组成。在工作辊后装有一对高速反向旋转的回送辊,为实现对毛管进行2-3个道次轧制的目的,上工作辊和下回送辊可以快速升降,以保证荒管能迅速返回前台进行2-3道次的轧制。
自动轧管机的轧制过程将前台的毛管先推入主轧机,通过由轧辊孔型和顶头组成的变形区进行减径、减壁的延伸轧制后,钢管轧停留在后台,然后由二辊式回送辊将钢管返送回前台,即完成一道轧制。返回的钢管在前台翻转90°,再如上述过程进行下一道轧制,一般要进行2-3道轧制。轧件在带开口的圆或椭圆孔型中,往复纵向轧制。
随着钢管市场的变化,批量少的合同越来越多,不利于组织大规模生产,为此,配置了一付万能型轧辊(98-132-112-112-120)。此付轧辊涵盖了Φ100mm机组所有钢管生产组距,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组织灵活性。
但是,目前的Φ100mm自动轧管机后台导板的孔径一样大小,都是Φ150mm,以轧薄壁钢管为主。生产实践表明,目前的自动轧管机由于后台导板的原因,存在以下缺陷:
1、导板与导板间距过大,受纵向轧制力的顶杆易弯曲。
2、钢管易撞后台导板(撞头子),造成热废品。
3、处理故障时间较长,工人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Φ100mm自动轧管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顶杆易弯曲、钢管易撞后台导板及其导致的故障修复时间、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Φ100mm自动轧管机,包括前台、轧管机构、回送机构、位于后台的工作导板以及顶杆、顶杆支持装置,所述前台、轧管机构、回送机构、工作导板、顶杆支持装置依次设置,所述顶杆的一端设于所述顶杆支持装置,所述顶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工作导板向所述回送机构延伸,所述工作导板为五孔工作导板或六孔工作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孔工作导板安装有导套用于为钢管提供导向作用及减小钢管与所述工作导板间隙;所述五孔工作导板的导板内孔尺寸与万能孔型的尺寸相匹配。
根据上述Φ100mm自动轧管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Φ89mm以下规格的所述导套的内孔尺寸为Φ116mm;Φ89-114mm规格的所述导套的内孔尺寸为Φ128mm;Φ114-133mm规格的所述导套的内孔尺寸为Φ150mm。
根据上述Φ100mm自动轧管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五孔工作导板或所述六孔工作导板的宽度尺寸为750mm,以调节导板间距。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后台的工作导板设计安装不同的导套和孔型以及进一步地通过导板间距调整,可以减少顶杆弯曲、撞头故障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导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六孔工作导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六孔工作导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六孔工作导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六孔工作导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侧视);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五孔工作导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五孔工作导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五孔工作导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五孔工作导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侧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从整体上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简要结构,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导套的结构,图3-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六孔工作导板的结构,图7-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六孔工作导板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83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