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式隔音吸震复合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8210.6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大为;张绮芬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E04F1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区长钊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士***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隔音 复合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式隔音吸震复合地板,属于地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板大多数由单一材料制作复合而成,其最大的缺点是不能解决隔音吸震的问题。先前解决吸震问题必须使用密度低的发泡材料。然由于低密度的发泡材料压缩率比较高,容易造成地板厚度不均及凹陷问题,进而影响产品使用。如何可让产品在提高隔音性能的同时也具有减震的功能。这些都是单一结构或材料的产品无法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其公开了在提高隔音性能的同时也具有减震的功能一种多层式隔音吸震复合地板。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层式隔音吸震复合地板,至少包含地板面层,还包括用于提高地板的隔音性和吸震性的底层,位于面层与底层之间的不少于一层的中间层。
所术中间层与底层至少由橡胶材料及回收聚氨酯所制成,其中橡胶类材料可选自一般橡胶、塑胶、发泡橡胶及回收橡胶或塑胶,聚氨酯可选自硬泡聚氨酯和软泡聚氨酯。
所述底层密度范围为500-1500 KG/m3;中间层可以采用的密范围为200-900 KG/m3的单一中间层,也可以采用密度范围为200-900 KG/m3和密度范围为500-1500 KG/m3交错叠加的复合中间层,当采用复合层中间层时,与底层相连的密度与底层不相同。
地板面层可为天然或人工制材料,其中包含但不限于塑胶、玻璃、橡胶、PVC、PP、竹木、或其他木质材料以及瓷砖、大理石等石材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层复合体的结构,缓冲地板所承受的压力,达到隔音吸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震隔音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震隔音地板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震隔音地板的再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层式隔音吸震复合地板,包括地板本体4,为三层结构的复合体;所述地板本体包括地板面层1, 用于提高产品的隔音性和吸震性,密度为200-900 KG/m3的间层2;和用于提高产品的隔音性和吸震性,密度为500-1500 KG/m3的底层3;所述面层可为橡胶、PVC、PP、竹木或其他木质材料以及瓷砖、大理石等石材中的任一种。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层式隔音吸震复合地板,包括地板本体4,为四层结构的复合体,所述地板本体包括地板面层1;用于提高产品的隔音性和吸震性,密度为500-1500KG/m3的中间层5;用于提高产品的隔音性和吸震性、密度为200-900 KG/m3的中间层2;以及用于提高产品的隔音性和吸震性、密度为500-1500 KG/m3的底层3;所述面层可为橡胶、PVC、PP、竹木或其他木质材料以及瓷砖、大理石等石材中的任一种。此复合型地板地板撞击声压改善量大于等于19dB。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层式隔音吸震复合地板,包括地板本体4,为六层结构的复合体,所述地板本体包括地板面层1;用于提高产品的隔音性和吸震性,密度为500-1500KG/m3的中间层5;用于提高产品的隔音性和吸震性、密度为200-900 KG/m3的中间层2;用于提高产品的隔音性和吸震性,密度为500-1500KG/m3的中间层6;用于提高产品的隔音性和吸震性、密度为200-900 KG/m3的中间层7以及用于提高产品的隔音性和吸震性、密度为500-1500 KG/m3的底层3;所述面层为橡胶、PVC、PP、竹木或其他木质材料以及瓷砖、大理石等石材中的任一种。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大为;张绮芬,未经张大为;张绮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82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古建筑斜坡屋面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结构
- 下一篇:装饰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