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报警的闭合电子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8036.5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6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金昊;陈博文;翟亚飞;孙超;牟淑志;鞠全勇;高素美;吴恩;李永琳;周霞;张玉;牟福元;周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5B45/14 | 分类号: | E05B4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报警 闭合 电子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用报警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报警的闭合电子锁。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虽然每家都有防盗门锁,但是仍然有许多行窃者会撬锁或者撞击门来打开大门,然后入室行窃,给大家带来了重大财产损失。若能设计一种可自动报警的闭合电子锁对门锁情况进行预警,则可防止上述情况下的财产损失,减少犯罪分子的犯罪途径,保护广大业主的财产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可自动报警的闭合电子锁,可根据门的震动时间和锁是否遭到破坏来控制报警装置进行预警,从而可最大限度的减少业主财产损失,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报警的闭合电子锁,包括锁体、弹簧、铁片、硅钢片、振动开关、继电器、三极管、主控单片机、开关、GSM发送机构和集成电路,所述锁体设置在门内,所述锁体下方有槽,所述锁体槽内有弹簧,所述弹簧上连有铁片门锁上后铁片伸出将门与墙体相连,所述铁片另一侧墙体内有硅钢片,门锁上后铁片外端与硅钢片相接触,所述硅钢片和三极管与继电器触点相连,所述主控单片机P0.0端口与三极管基极相连,所述总控开关与主控单片机P1.0端口相连,所述墙体内有振动开关,所述振动开关与集成电路相连,所述振动开关与集成电路之间连接线接VCC电源和地线,所述集成电路VCC端口接VCC电源和地线,所述集成电路输出端口接主控单片机P1.1端口,所述主控单片机P0.1端口接GSM发送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线上接有电容,本专利可在VCC电源和地线之间设置电容以起延迟效果,并可过滤掉交流信号。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自动报警的闭合电子锁,包括主控单片机、振动开关和锁体三个部分,若振动开关震动时间过长并且锁体铁片发生损坏,则通过GSM发送机构发送信息进行预警,用户可及时知道门锁情况,从而可最大限度的减少业主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图;
图中的构件为:
1、门; 2、锁体; 3、弹簧;
4、铁片; 5、硅钢片; 6、振动开关;
7、继电器; 8、三极管; 9、主控单片机;
10、总控开关; 11、GSM发送机构; 12、集成电路;
13、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可自动报警的闭合电子锁,可根据门的震动时间和锁是否遭到破坏来控制报警装置进行预警,从而可最大限度的减少业主财产损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路连接图如图2所示的一种可自动报警的闭合电子锁,包括锁体2、弹簧3、铁片4、硅钢片5、振动开关6、继电器7、三极管8、主控单片机9、开关10、GSM发送机构11和集成电路12,所述锁体2设置在门1内,所述锁体2下方有槽,所述锁体2槽内有弹簧3,所述弹簧3上连有铁片4门锁上后铁片4伸出将门1与墙体相连,所述铁片4另一侧墙体内有硅钢片5,门锁上后铁片4外端与硅钢片5相接触,所述硅钢片5和三极管8与继电器7触点相连,所述主控单片机9P0.0端口与三极管8基极相连,所述总控开关10与主控单片机9P1.0端口相连,所述墙体内有振动开关6,所述振动开关6与集成电路12相连,所述振动开关6与集成电路12之间连接线接VCC电源和地线,所述集成电路12VCC端口接VCC电源和地线,所述集成电路12输出端口接主控单片机9P1.1端口,所述主控单片机9P0.1端口接GSM发送机构11,所述地线上接有电容,本专利可在VCC电源和地线之间设置电容以起延迟效果,并可过滤掉交流信号。
本专利门上锁后铁片4外端与硅钢片5相接触,若门锁被人强行撬开,铁片4外端与硅钢片5不再接触,或者振动开关6持续震动,此时主控单片机根据该情况给GSM发送机构发送信号,GSM发送机构将信号发至用户手机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80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锁具
- 下一篇:嵌入卡锁式隔温把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