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脱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8025.7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3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程松青;王兴丽;吴秀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新时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6 | 分类号: | B01D21/26;B01D2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脱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泥脱水机。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在对污水进行环保处理时会积聚大量的污泥,比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沉淀池、生化池等池体内会积聚大量的污泥,需要对污泥进行清理处理或者再利用,由于污泥的含水量很高,含水率一般为97%-99%,在处理污泥之前,往往需要对污泥进行脱水预处理,以降低污泥的含水量。
现有的一种污泥脱水预处理的方法是采用自然脱水的方法,即在空地上挖建污泥处理池,通过长时间的蒸发和下渗将部分水分去除掉;但这种污泥脱水方法需要挖建较大的土建池,且露天处理,因此占用了较大的土地面积,环境卫生较差,脱水耗费的时较长,还要受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综上所述,如何减少土地占用面积,改善环境卫生,提高脱水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脱水机,以减少土地占用面积,改善环境卫生,提高脱水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脱水机,包括:
立式的罐体;
设置在所述罐体上方的电动机;
与所述电动机输出轴联动的搅拌轴;
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装置;
设置在所述罐体侧壁上的溢流管;
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的排泥管;
设置在所述溢流管和所述排泥管上的阀门。
优选的,上述污泥脱水机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上且位于所述溢流管上方的进泥管。
优选的,上述污泥脱水机中,所述搅拌装置为刮渣板;所述刮渣板的个数为至少三个。
优选的,上述污泥脱水机中,所述刮渣板由槽钢和方口管组成。
优选的,上述污泥脱水机中,还包括连接所述搅拌轴和所述刮渣板的拉接杆。
优选的,上述污泥脱水机中,还包括连接相邻两所述刮渣板的连杆。
优选的,上述污泥脱水机中,所述罐体的顶部敞口;
还包括架设于所述罐体顶部,用于支撑所述电动机和所述搅拌轴的固定装置。
优选的,上述污泥脱水机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罐体上的至少三个支脚。
优选的,上述污泥脱水机中,所述罐体的底部为锥形。
优选的,上述污泥脱水机中,所述电动机与所述搅拌轴通过减速机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脱水机,电动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装置随搅拌轴一起转动,对罐体内的污泥进行搅拌,含水污泥在离心力作用下实现泥、水分离,并通过污泥的自身沉降,在罐体内逐渐分层,上层为水,下层为污泥,打开溢流管的阀门,分离后的水从溢流管流出,打开排泥管的阀门,污泥利用自身重力,从排泥管自行排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泥脱水机的刮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左视图。
上述图1-图7中,罐体1、固定装置2、拉接杆3、电动机4、支脚5、搅拌轴6、排泥管7、刮渣板8、槽钢801、方口管802、进泥管9、连杆10、溢流管11、联轴器12、轴承1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脱水机,减少了土地占用面积,改善了环境卫生,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泥脱水机的刮渣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5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新时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新时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8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SB识别电路
- 下一篇:可切换左右手使用模式的操作界面的电子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