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高强度板陶瓷辊底式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7455.7 | 申请日: | 201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0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军;张文良;李贤君;胡博;侯俊卿;巫小林;孙萌;刘俊杰;王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D9/46 | 分类号: | C21D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强度 陶瓷 辊底式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小轿车的A柱、B柱、通道板、保险杠等高强度板的热处理炉,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高强度板陶瓷辊底式加热炉。
背景技术
对小轿车等乘用车的使用来说,随着对其节能、环保和安全等的要求不断深化,小轿车的减重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方向。使用高强钢板制造小轿车的A柱、B柱、通道板、保险杠等部件,可以在有效减轻整车重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其碰撞等安全性,可以做到节能、环保并提高其安全性。但高强度板因其强度太高,达到1300-1500Mpa,冷态无法弯制成型,只能在加热后进行热成形并同时完成淬火强化。
因小轿车热成形的各部件批量大,常达上百万件;且宽度尺寸小或窄,厚度又很薄,一般只有1mm左右,而现有技术中没有相应的设备,很难实现大批量、稳定连续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大批量、稳定连续生产的汽车高强度板陶瓷辊底式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高强度板陶瓷辊底式加热炉,包括加热炉炉体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加热炉炉体的进口处设有上料平台、出口处设有卸料平台,所述加热炉炉体连接有保护气管路系统。
所述的上料平台包括金属辊道、电机传动装置和料片检测装置。
所述加热炉炉体包括炉壳、炉衬、陶瓷辊棒和加热系统,所述陶瓷辊棒连接有传动系统。
所述炉壳由型钢及钢板组焊而成,所述炉衬由保温材料砌筑而成,所述传动系统包括转速控制装置,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辐射管,所述加热炉炉体内分成多个加热区,每个加热区分别设有热电偶。
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开关柜、动作柜、温度控制柜、操作台和触摸屏。
所述的保护气管路系统包括总管、干管、流量控制屏和阀门。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高强度板陶瓷辊底式加热炉,由于包括加热炉炉体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加热炉炉体的进口处设有上料平台、出口处设有卸料平台,所述加热炉炉体连接有保护气管路系统,工作过程中炉内充入足量的保护气体,防止料片表面氧化,保证加热质量,可做到料片加热均匀、无氧化皮,能够大批量、稳定连续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高强度板陶瓷辊底式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平台,2、加热炉炉体,3、卸料平台,4、电气控制系统,5、保护气管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高强度板陶瓷辊底式加热炉,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包括加热炉炉体2和电气控制系统4,所述加热炉炉体2的进口处设有上料平台1、出口处设有卸料平台3,所述加热炉炉体2连接有保护气管路系统5。
所述的上料平台1包括金属辊道、电机传动装置和料片检测装置(图中未详细示意)。
所述加热炉炉体2包括炉壳、炉衬、陶瓷辊棒和加热系统,所述陶瓷辊棒连接有传动系统(图中未详细示意)。
所述炉壳由型钢及钢板组焊而成,所述炉衬由保温材料砌筑而成,所述传动系统包括转速控制装置,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辐射管,所述加热炉炉体内分成多个加热区,每个加热区分别设有热电偶(图中未详细示意)。
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4包括开关柜、动作柜、温度控制柜、操作台和触摸屏(图中未详细示意)。
所述的保护气管路系统5包括总管、干管、流量控制屏和阀门(图中未详细示意)。
本实用新型中,上料平台的电机传动装置采用电机控制系统(或转速控制装置),可准确控制辊棒急起、急停,满足快速上料要求,料片检测装置对上卸料有无料片进行精准判断并传输信号;炉壳采用型材框架,满焊而成;炉衬采用不同的保温材料分成砌筑,保温性能好。
具体实施例中,陶瓷辊棒的传动系统分多区传动,由2个快速进料区、3个变速加热区,2个快速出料区组成,快速进出料区采用电机控制系统(或转速控制装置),可准确控制辊棒急起、急停,满足快速进料和出料要求,变速加热区可根据工艺要求设置不同的速度以达到加热需要;陶瓷辊棒无热变形,直线度好,可提高料片传输的直线度,在炉子高温运转的情况下可不停炉更换。陶瓷辊棒的传动方式可以为链条传动,通过张紧结构可随时调正链条松紧度;炉内设计为分区加热,上下布置加热均匀。
卸料平台由传输辊棒、传动机构及对中机构组成,传输辊棒为大辊环设计,以增加卸料辊棒的使用寿命并满足对中机构的要求。对中机构采用气缸推动的方式完成工件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电研究所,未经北京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74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衬墙的地下室内明沟构造
- 下一篇:改进的马路清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