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7422.2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2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出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模具中的顶出机构。
在现在的模具设计中,顶出机构是模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模腔中或粘附于型芯上的成型件顶出。一般情况,顶出机构将推力施加到固定板,并通过固定板带动一个或多个抵顶成型件的顶杆或顶针,将成型于模腔中或粘附于主型芯上的成型件顶出,由此完成一次成型加工,并开始下一次的成型加工,在注射成型机中,顶出机构基本上都设置于公模侧,开模时,顶出机构随公模的运动而顶出模腔中或粘附于公模侧主型芯上的成型件。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的顶出机构剖面示意图,该顶出机构包括一上顶出板10,该上顶出板10内设有一导柱衬套11,该导柱衬套11一端置于一下顶出板12内,且该导柱衬套11内设有一导柱13,该导柱13一端与下固定板14相连,另一端置于公模板15内,此外,该顶出机构还设有至少一顶针16,该顶针16一端与所述上顶出板10相连,于模具开模时,公模向远离母模的方向运动,上顶出板10和下顶出板12受到作用力向上运动,因顶针16与上顶出板10相连,上顶出板10带动顶针16做同向运动,产品17受到顶针16的作用力顺利脱模,然后模具合模,开始下一次注塑成型产品17,然而,该顶出机构于模具内设置了两块顶出板,分别为一上顶出板10和一下顶出板12,在模具设计中,需要对这两块顶出板分别加工,不仅使模具的加工成本增加,而且使制作模具的工作效率降低。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能够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模具加工成本高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可以解决上述模具加工成本高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顶出机构,应用于模具中,该模具包括一母模板、一公模板和一下固定板,该顶出机构包括:
一顶出板,该顶出板置于所述下固定板一侧;
一导柱衬套,其置于所述顶出板内,且该导柱衬套与顶出板相连,该导柱衬套内设有一导柱,该导柱一端与所述下固定板相连,另一端置于所述公模板内;
至少一第一顶针,该第一顶针一端置于所述顶出板内,且第一顶针置于顶出板内的该端与所述顶出板相连;
至少一第二顶针,该第二顶针一端置于所述顶出板内,且第二顶针置于顶出板内的该端与所述顶出板相连;以及
至少一第二顶针,该第二顶针一端置于所述顶出板内,且第二顶针置于顶出板内的该端与所述顶出板相连;以及
一回位销,该回位销一端置于所述顶出板内,另一端置于所述公模板内,且回位销置于公模板内的该端与所述母模板相接触。
较佳的,所述第一顶针的截面小于所述第二顶针的截面。
较佳的,所述第一顶针置于所述顶出板内的该端设有一无头螺丝,该无头螺丝将顶出板与第一顶针紧固相连。
较佳的,所述第二顶针置于所述顶出板内的该端设有一压块,该压块将第二顶针与上述顶出板相连接。
较佳的,所述导柱衬套内设有至少一螺丝,该螺丝将导柱衬套与上述顶出板紧固相连。
较佳的,所述回位销置于顶出板内的该端设有一沉头螺丝,该沉头螺丝将回位销与上述顶出板紧固相连。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顶出机构,通过设置一顶出板,并将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回位销固定于该顶出板内,于模具开模时,该顶出板带动顶针将产品顺利脱模,该顶出机构不仅降低了模具的加工成本,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绘示现有的顶出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顶出机构之合模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顶出机构之开模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顶出机构之开模时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2和图3,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出机构之合模时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出机构之开模时的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顶出机构,应用于模具中,该模具包括一母模板112、一公模板100和一下固定板101,该顶出机构包括:
一顶出板102,该顶出板102置于所述下固定板101一侧;
一导柱衬套103,其置于所述顶出板102内,且该导柱衬套103与所述顶出板102相连,该导柱衬套103内设有一导柱104,该导柱104一端与所述下固定板101相连,另一端置于所述公模板100内,于本实施例中,导柱衬套103内设有至少一螺丝111,该螺丝111将导柱衬套103与上述顶出板102紧固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74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灯壳注塑内抽脱模机构
- 下一篇:自动拧料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