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内径缩径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06709.3 | 申请日: | 2013-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2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范勤德;姜业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勤德索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1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径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机械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内径缩径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缩管模具都是在管子的外面施加压力,将管子两端外壁和内壁直径一起缩小;如果产品的形状要求内壁加厚,则外壁不需要变形,只需要缩小内壁直径,现有的模具无法一次完成只缩内壁直径,外壁直径不变的工件,需要使用传统的缩管模具对管子两端外壁和内壁直径同时缩小,然后,再用车床将外壁突出的部分加工去掉,这样的工艺浪费钢材,需要使用变径机、车床等设备,需要多次加装,浪费人工,而且需要重新定位,加工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管子内径变径时存在的浪费钢材、无法一次成型、浪费人工和加工精度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内径缩径模具,所述的模具包括两个左右相对的外径模具和内孔芯子,所述的内孔芯子安装在外径模具中间,加工时,所述的内孔芯子伸入管材内壁中,所述的外径模具限制管材外壁变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外径模具靠近管材的一侧上下两端有固定在模具机组上的突出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外径模具横截面为环形,所述的外径模具内壁限制管材外壁变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外径模具内壁直径大于管材直径0.5mm。
优选的是,所述的内孔芯子为锥台形,单边锥度0.5°,有利于拔模,所述 的内径芯子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内孔芯子外壁限制管材内壁变形量。
优选的是,所述的内孔芯子直径为缩径后的管材内壁直径尺寸加上0.5mm的冷缩量。
优选的是,所述的内孔芯子的长度为10-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和使用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一次挤压便可以实现管材内孔变形而外径不变的效果,无需使用车床二次定位和二次加工,节约了传统工艺用车床加工去掉的外壁突出的钢材,省去了对于车床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因为不需要二次定位和加工,只需要一次挤压,提高了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为外径模具,2为缩径后的管材内壁,3为内孔芯子,4为突出部,5为管材外壁,6为管材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内径缩径模具,所述的模具包括两个左右相对的外径模具1和内孔芯子3,所述的内孔芯子3安装在外径模具1中间,加工时,所述的内孔芯子3伸入管材内壁6中,所述的外径模具1限制管材外壁5变形。
所述的外径模具1靠近管材的一侧上下两端有固定在模具机组上的突出部 4。
所述的外径模具1横截面为环形,所述的外径模具1内壁限制管材外壁5变形。
所述的外径模具1内壁直径大于管材直径0.5mm。
所述的内孔芯子3为锥台形,单边锥度0.5°,有利于拔模,内径芯子3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内孔芯子3外壁限制管材内壁6变形量。
所述的内孔芯子3直径为缩径后的管材内壁2直径尺寸加上0.5mm的冷缩量。
所述的内孔芯子3的长度为10-50mm。
工作时,本实用新型的内孔芯子3伸入管材端部,管子放在内孔芯子3与外径模具1的空隙中,外径模具1对管材端部施力,管材外壁5由外径模具1控制不变形,迫使向管材内壁6挤压,当达到内孔芯子3的尺寸时,变形结束,从而实现管材外壁5不变形,管材内壁6直径变小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勤德索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勤德索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6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