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移动式多单元组合机械中的拖链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6370.7 | 申请日: | 201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周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三新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1 | 分类号: | F16L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移动式 单元 组合 机械 中的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移动式多单元组合机械中,移动单元的能源、信息传输等载体保护装置,尤其涉及载体保护装置中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移动式多单元组合型的大型设备如纸制品行业中的瓦楞纸板的印刷、模切设备,被大量采用。这种设备往往会有一个或数个单元,需要有(不频繁的)往复(打开和合拢)运动。此类设备往往单元与单元之间、单元与整体(供电、供气等)之间具有各种各样的联系;由于机组多个单元之间具有相对运动,要求这些单元的能源供给、信息传递的通道应能伸能缩。而随着设备日益先进和复杂,其电线电缆的种类、总数不断增加;且电线电缆粗细不均、作用不同、娇贵脆弱、不宜反复折叠。应尽量减小折弯角度,加以特殊的保护,才能使经过这些通道的能源、信息载体得到良好的保护。
目前公知的、市场上运行的此类装备中,约有以下二种设置方式。
1).立柱式:即在每个移动单元之上,垂直安装一根管状立柱。立柱顶端水平方向设有分线盒,立柱中空作为本单元的电、气、水载体通道。分线盒的两端各自引出软管,作为与相邻的立柱之间的通道,各管线的伸缩部分悬于空中。这种布置的特点是方法简便易行,但需要牺牲实地和空间,只适用于较为简陋的装备,也使得现场变得零乱,设备缺乏整体美感。
2).拖链式:现有技术中,拖链式保护装置为常用结构,能为电线电缆提供良好的保护。但仍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如何解决拖链式保护装置与主机有机融合,尽量减小所占空间。此类设备通常会有5个以上的移动单元,每个单元需设置一条拖链,首条拖链的长度一般不短于2.5米,每增加一个单元,拖链长度就增加约1.2米,以5个单元为例,其最长的拖链长度可达7.3米以上。如果拖链采用侧面支撑方式,即拖链弯曲后,所形成的平面作为拖链本体承重面的安装方式,则需另设一个承载拖链体的平台。机组移动时,所有拖链都在高度高于设备主体高度的平台上扫动,该平台的宽度≮1.2米,最大占地长度需大于设备移动单元全部打开状态时的长度。显然,这种拖链式保护装置很费料、费工、占用场地空间大,现场零乱,缺乏整体感,拖链的有效空间利用率低。
2、拖链的安装方式对所载载体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折弯角度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拖链接头与拖链支座的联接时所形成的拖链接头与水平面的夹角,过大或过小均有不利影响。即使采用正面支撑式,即拖链的两端接头各自装在不同的拖链支座上,两拖链支座一高一矮,分别装于俩俩相邻单元的主体之上。机组移动时,拖链一端在装有矮拖链支座的主体上呈履带式运行。这种安装方式虽然不须另设专用平台,但也难以保证所载载体的折弯角度合适,且施工劳动强度很大,体力繁重,费时费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式多单元组合机械中的拖链支座,它能使移动式多单元组合机械中,移动单元的能源供给、信息传输通道,符合能伸能缩的要求,使经过该通道的载体得到很好的保护,同时还必须兼顾设备传输通道整体效果的提高。采用本申请案能达到上述目标,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移动式多单元组合机械中的拖链支座,用于移动式多单元组合机械中移动单元的能源和/或信息传输载体保护,所述拖链支座支撑多条拖链;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拖链支座具有将各拖链的拖链接头固定成与水平方向呈 30-60度夹角的安装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拖链支座具有平行设置于移动单元上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连成整体,共同围成一个用于隐藏所述拖链的隐藏空间;
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上分别设置有以其竖直中心线镜像对称的两个折弯件,所述折弯件的上段直线段与水平面保持120-150度钝角,形成与拖链接头固定连接的安装平面,所述折弯件的下段直线段与上段直线段垂直下伸,形成拖链接头的支持平面,所述下段直线段末端固定有半圆结构件;
所述多条拖链的拖链接头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平面上,并由支持平面固定成与水平面呈30-60度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拖链支座在纵轴向的宽度≤移动单元长度,所述拖链支座的高度约为(移动单元长度+两单元最大间距)的0.4-0.7倍;所述拖链的转弯半径约为(移动单元长度+两单元之间的最大间距)的0.1-0.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三新包装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三新包装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63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