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线盘对铸铁、铁、不锈钢、石墨、钛金属发热体的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05788.6 | 申请日: | 2013-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4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詹辉胧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辉胧 | 
| 主分类号: | H05B6/10 | 分类号: | H05B6/10;H05B6/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铸铁 不锈钢 石墨 金属 发热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线盘对铸铁、铁、不锈钢、石墨、钛金属发热体的加热装置。
按:目前用于冶炼铜、镁、铝、锌、铅、锡等合金材料之传统的压铸机、采用导热油加热的工作场合、电镀水加热及锅炉作业系统,大多都是采用煤、柴油或是天然气作为加热热源。现以金属熔炼为例:使用其他热源将发热体加热到一定之温度后,使前述材料熔化成液体再进行成型操作,但是由于煤、柴油、天然气存在不完全燃烧(设若欲取得温度500℃,需加热至600℃~700℃左右),与热效率较低的问题。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能源的浪费。申请人有鉴于此,乃秉持从事该项业务多年之经验,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改良,祈使发热体之使用更为稳定且更具效率。所述的发热体是指:铸铁、铁、石墨、不锈钢、钛金属等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线盘对不同材质的发热体加热装置,藉由高温导电线盘绕于发热体外部,以产生磁场之振荡加热的方式,使得热源更为均匀且更加稳定,且可达到最佳之加热效率,从而提高安全系数,以及具有更加节能、环保之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温线盘对铸铁、铁、不锈钢、石墨、钛金属发热体的加热装置,包括发热柜体和控制机体,发热柜体上设置有发热体,发热体外表面包覆有高温耐火物,高温耐火物的外表面还缠绕有高温导电线盘,高温导电线盘与控制机体内的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发热体内设置有一感温棒,所述感温棒与控制机体内的控制电路相连,所述高温导电线盘为铜线或铜条盘绕制成的高温导电线盘,所述发热柜体上设置有风扇,风扇导入外部空气起到散热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高温线盘由多股导线紧密绕制而成,多股绕制导线上包裹有双层云母与高温编织带制成的绝缘层,1000℃以上则使用单一截面积铜条盘绕的导电线盘。
一种高温线盘对铸铁、铁、不锈钢、石墨、钛金属发热体的加热装置,包括发热柜体和控制机体,发热柜体上设置有发热体,发热体外表面包覆有高温耐火物,高温耐火物的外表面还缠绕有高温导电线盘,高温导电线盘与控制机体内的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发热体内设置有一感温棒,所述感温棒与控制机体内的控制电路相连,所述高温导电线盘为铜线或铜条盘绕制成的高温导电线盘,所述发热柜体上设置有风扇,风扇导入外部空气起到散热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高温线盘由多股导线紧密绕制而成,多股绕制导线上包裹有双层云母与高温编织带制成的绝缘层,1000℃以上则使用单一截面积铜条盘绕的导电线盘。
进一步的,所述云母与高温编织带制成绝缘层的厚度为1.5mm~2.2mm,1000℃以上单一截面积铜条导电线盘则无需绝缘层。
进一步的,单一截面积铜条则无需绝缘层,适用在加热温度1000℃以上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柜体内设置有风管,风管将柜体内的热量向外排放,若不置风管则有对流风口提供热量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高温线盘加热装置,以包覆高温耐火物的发热体,配合缠绕于高温耐火物的高温导电线盘,构成高温线盘加热装置,藉由高温线盘绕于发热体外部,以产生磁场振荡的加热方式,使得热源更为均匀且更稳定,且可达到最佳的加热效率,从而提高安全系数,以及具有更加节能、环保的效果,导线上包裹有云母与高温编制带制成绝缘层,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之上设计出云母与高温编织带绝缘层的合理厚度,散热效果理想且绝缘性能好,可大大延长高温线盘的使用寿命。更整理出单一截面积铜条盘绕而成的高温线盘可适用在1000℃以上的工作场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温线盘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温线盘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温线盘加热装置中发热体的立体图(仅为图例)。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辉胧,未经詹辉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57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