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连杆自动上下料专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5106.1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3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云志军;彭兴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力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10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连杆 自动 上下 专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连杆自动上下料专用机构,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上下料机构是自动化加工设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上下料机构的动作时间也是构成了机械加工节拍的一部分,现有的上下料机构空间占用大,也比较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间占用小,节省人工的新型的连杆自动上下料专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的连杆自动上下料专用机构,包括料仓、旋转装置、升降装置、夹爪装置及送料装置,所述料仓位于所述新型的连杆自动上下料专用机构的顶部,所述送料装置与所述料仓相通,所述旋转装置、升降装置及夹爪装置位于所述料仓与所述送料装置之间,所述旋转装置靠近所述料仓,所述夹爪装置靠近所述送料装置,且所述旋转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所述夹爪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但提高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布局紧凑,而且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在不同种类连杆的上下料环节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新型的连杆自动上下料专用机构还包括接料盘,所述接料盘位于所述新型的连杆自动上下料专用机构底部,且与所述送料装置相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的连杆自动上下料专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的连杆自动上下料专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料仓,2、旋转装置,3、升降装置,4、夹爪装置,5、送料装置,6、接料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新型的连杆自动上下料专用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料仓1、旋转装置2、升降装置3、夹爪装置4及送料装置5,所述料仓1位于所述新型的连杆自动上下料专用机构的顶部,所述送料装置5与所述料仓1相通,所述旋转装置2、升降装置3及夹爪装置4位于所述料仓1与所述送料装置5之间,所述旋转装置2靠近所述料仓1,所述夹爪装置4靠近所述送料装置5,且所述旋转装置2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3的顶部,所述夹爪装置4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3的底部。
所述新型的连杆自动上下料专用机构还包括接料盘6,所述接料盘6位于所述新型的连杆自动上下料专用机构底部,且与所述送料装置5相通。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的连杆自动上下料专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新型的连杆自动上下料专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连杆从料仓1落入送料装置5中,由送料装置5把连杆送到位置I处,然后升降装置3带动夹爪装置4下行,到位后夹爪装置4上的夹爪夹紧连杆,升降装置3上升到位,旋转装置2带动升降装置3和夹爪装置4旋转120°,升降装置3带动夹爪装置4下降,连杆从位置I到达位置II,进入加工位置,当三个位置全部布满连杆后(如图2),开始整个循环。
循环过程如下:新连杆从料仓1落入送料装置5中,由送料装置5把连杆送到位置I处,然后升降装置3带动夹爪装置4(分别对应I、II、III位置)下行,到位后夹爪夹紧零件,升降装置3上升到位,由旋转装置2带动旋转120°,(同时送料装置5缩回),升降装置3下降,夹爪松开,三个位置零件依次互换,新零件从位置I到达位置II,加工完大孔的零件从位置II到达位置III,加工小孔,大小孔都加工完成的零件从位置III到达位置I,然后掉入接料盘6,升降装置3上升,旋转装置2回原位,开始新的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力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力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51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