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桥梁安全监测及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4630.7 | 申请日: | 201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3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丽;侯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万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传感 网络 桥梁 安全 监测 预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安全监测及预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桥梁安全监测及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近几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和超载车辆,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公路桥梁坍塌事件频繁发生,对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必须对公路桥梁的安全实施监测和预警,以防止桥梁坍塌等灾害的发生。
现有的桥梁监测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工方式:即依靠人工对桥梁的各种数据进行测量、记录和处理。这样不仅耗时较长,耗资较大,精度较低,更主要的是只能定期监测,导致对突发状况的反应处理能力不足,达不到实时监测和预警的目的。
2、有线方式:即采用光缆等有线方式建立连接的桥梁监测方式,这就需要铺设或租用长距离线路,不仅大大增加了投资成本,而且维护难度大。
3、无线方式:即采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建立连接的桥梁监测方式,利用GPRS或CDMA等建立点对点的数据连接,通过中心服务器控制各采集仪采集数据。其缺点是数据采集及传输速度慢、费用高、能耗高并受移动通信信号强弱的影响,特别在偏远地区不适合此监测方式。
因此,如何对桥梁进行可靠性高、速度快、低投入、能耗低的实时监测,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桥梁监测及预警系统,实现桥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桥梁监测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无线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相连的智能终端、与所述智能终端相连的数据传输服务器、与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相连的数据库服务器、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相连的应用服务器,以及与所述应用服务器相连的客户端;
所述无线传感器用于采集桥梁相关参数并上传至智能终端;
所述智能终端用于对无线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实时上传至监测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
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器用于接收所有智能终端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对所有智能终端进行反控;
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数据传输服务器接收到的所有有效数据;
所述应用服务器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客户端用于显示应用服务器的数据处理结果。
优选的,所述应用服务器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和预警。
优选的,所述客户端用于显示应用服务器的数据处理结果,包括分析处理结果、预警信息及对应的处理方案。
优选的,所述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建立在IEEE802.15.4基础之上的无线网状网络通信技术。
优选的,所述无线传感器均可成为其他无线传感器的智能终端的中继路由支点。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桥梁监测及预警系统,所述无线传感器包括测量模块、A/D转换模块和高频收发模块;
其中,所述的测量模块实现对桥梁的相关参数的采集,获取相关参数的模拟信号;
所述的A/D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的测量模块获取的模拟信号数字数据;
所述的高频收发模块用于无线收发数据信号。
更优选的,所述高频收发模块中存储有本无线传感器到智能终端的路由信息,并判断本无线传感器到智能终端是否需要经过下一无线中继器,最终将封装成指定格式的数据信号的桥梁相关参数数字数据发送到下一无线中继器或者智能终端。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桥梁监测及预警系统,其中,所述智能终端包括:高频收发模块和智能处理器。
更优选的,所述高频收发模块用于无线收发数据信号,模块中存储有系统中所有无线传感器的标示,据此来判定当前数据信号是否是有效数据,是则将所述数据信号存储,否则丢弃;
所述的智能处理器将收到的数据信号初步处理成数据传输服务器需要的数据格式,并将其发送至数据传输服务器。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桥梁监测及预警系统,其中,所述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建立在IEEE802.15.4基础之上的无线网状网络通信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万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万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4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