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子元件承载带制造的滚轮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4247.1 | 申请日: | 201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5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谭仕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水华天集成电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9/00 | 分类号: | B29D29/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41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元件 承载 制造 滚轮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件承载带的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真空侧向吸附设计的滚轮模具。
背景技术
滚轮模具广泛运用于电子元件包装承载带的制造,特别是小型电子产品包装承载带的制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广泛运用的载带滚轮模具由右铝环、铜环、左铝环3个部分装配而成,铜环带有真空吸附间隙,模具加热到70-80摄氏度,热风枪加热到500-650摄氏度,在模具内真空吸附和热风的双重作用下,塑料片材加热成型,为了防止承载带两侧边在加热后的翘曲,需要用钢带将其紧紧压着。
此生产工艺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1.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钢带和塑料片材之间存在摩擦,磨损后的钢带容易造成塑料片材表面划伤(痕)影响产品质量,同时造成模具型腔磨损影响模具寿命;2.由于使用了钢带,作为辅助材料的钢带将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轮模具,以实现在不使用钢带的情况下生产承载带防止钢带对模具的损伤,避免了对载带造成的划伤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子元件承载带制造的滚轮模具,由右铝环、铜环、左铝环三个部分组成,所述右铝环和左铝环均开设有真空孔,所述铜环上开设有真空槽,真空孔的一端连接模具表面,另一端连接铜环的真空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在生产过程中,在不使用钢带,就可以达到生产工艺要求,不会产生载带划伤;减少了辅助材料,降低了成本;滚轮模具的磨损速度减慢,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滚轮模具的右铝环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滚轮模具的铜环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滚轮模具的左铝环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图9是图8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滚轮模具装配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滚轮模具成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电子元件承载带制造的滚轮模具,由右铝环1、铜环2、左铝环3三个部分组成,右铝环1和左铝环3均开设有真空孔4,铜环2上开设有真空槽5,真空孔4的一端连接模具表面,另一端连接铜环2的真空槽5。在真空的作用下,真空通过真空通道对铝环表面产生吸附,使塑料片材在成型过程中,通过铝环的部分被真空吸附,塑料片材紧贴在铝环上,达到了钢带的压紧作用。
以NLGA(1.5*1.0)为例,将滚轮模具右铝环设计直径0.5的孔连通到铜环的真空槽,左铝环设计直径0.5的孔连通到铜环的真空槽,距离模具的导向槽的边各为1.15毫米,在真空的作用下,真空通过真空通道对铝环表面产生吸附,使PC材料在成型过程中,通过铝环的部分被真空吸附,PC材料紧贴在铝环上,达到了钢带的压紧作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每条生产线每月节省钢带5条,节约了400元人民币,并杜绝了承载带划伤的产生,模具使用寿命由一年延长至两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水华天集成电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水华天集成电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4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冲床的导柱结构
- 下一篇:一种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