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偶合式逻辑双插切断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4145.X | 申请日: | 201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5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肖安俊;张治江;胡继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精盛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8 | 分类号: | F16K3/18;F16K3/312;F16K31/122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42219 | 代理人: | 韩志刚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偶合 逻辑 切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阀门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偶合式逻辑双插切断阀。
背景技术
切断阀是阀门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设备之一。由阀体、闸板、阀座、传动机构、密封副组成。闸板开启后介质能从设备中流通,关闭闸板时介质被截断。
在铝行业及电站气力输送粉体介质系统中,介质在压缩气体及高压差状态下高速流动,经过切断阀内腔时对阀座、闸板产生严重的磨损。目前此系统所使用的切断阀使用时间短,一般在7-30天就报废,或使用一段时间后闸板不能完全截断管路,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严重时可使系统无法运行,给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粉状介质的高速流动损坏闸板和密封面或粉状介质在阀腔内堆积后闸板不能运行至阀体底部,而形成泄漏点。高压气体携带粉尘通过泄点时会使阀板与阀座磨损的更快,短时间内闸板和阀座就会穿孔报废,使设备的维护与使用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工业陶瓷制成的闸板、气动系统,使切断阀使用时间长,故障率低的偶合式逻辑双插切断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偶合式逻辑双插切断阀,包括气缸、活塞杆、左阀体、中间阀体、右阀体、阀座、闸板、补偿套、压缩弹簧、单向阀、电磁单向阀、滤芯、支架、进料口、出料口、排气管和进气管,该切断阀的支架上端装有气缸,气缸上部开有1号气缸气口,下部开有2号气缸气口,气缸内装有活塞杆,支架下端装有左阀体和右阀体,左阀体上开有出料口,右阀体上开有进料口,左阀体和右阀体之间装有中间阀体,中间阀体的下端装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装有单向阀,中间阀体的上端装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装有电磁单向阀和滤芯,活塞杆的另一端装有补偿套,补偿套内装有压缩弹簧,阀座装在左阀体和右阀体上,闸板装在阀座上,阀座、闸板和补偿套能随活塞杆做上下移动。
所述的闸板用工业陶瓷制成,工业陶瓷选用耐高温、耐腐蚀及耐磨损的工业陶瓷。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该切断阀结构设计更科学、合理,使用时间长,故障率更低,且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成本下降。
附图说明
图1、偶合式逻辑双插切断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中间阀体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2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当切断阀进行关闭行程时,压缩气体从装在支架13上的气缸1上部的1号气缸气口16进入,从气缸1下部的2号气缸气口17排出。推动活塞杆2向下运动,活塞杆2带动阀座6、闸板7和补偿套8同时向下运动,同时单向阀10开启,排气管18上的电磁单向阀11关闭。压缩气体沿进气管19进入中间阀体4的腔体内,将沉积在中间阀体4底部的粉状物料吹起,直至活塞杆2运动到下行程止点时,关阀过程完毕。此时闸板7封闭住左阀体3和右阀体5上的出料口15和进料口14,同时补偿套8内的压缩弹簧9利用张力和来自进气管19的压缩气体使闸板7与进料口14和出料口15更均匀的贴合,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当切断阀进行开启行程时,压缩气体从气缸1下部的2号气缸17进入,从气缸1上部的1号气缸气口16排出。使活塞杆2向上运动,同时带动与活塞杆2相连接的补偿套8、闸板7和阀座6向上运动,与此同时单向阀10关闭,进气管19停止进气,电磁单向阀11开启,中间阀体4腔内的粉尘混合气体沿排气管18排出,同时滤芯12滤掉气体中的粉尘,当活塞杆2达到上止点时,高压气体从气缸1上部的1号气缸气口16排出,同时闸板7开启左阀体3和右阀体5上的出料口15和进料口14,使粉状物料正常流动,从而完成切断阀的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精盛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精盛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4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LED路灯光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新三网融合的新型手铐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