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水电炖盅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04015.6 | 申请日: | 2013-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2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小熊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10 | 分类号: | A47J27/10;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煮食品用的电器设备,特别是一种隔水电炖盅。
背景技术
“炖”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烹饪方法,是用火在汤水传热作用的帮助下全方位地、长时间地加热生食。
“炖”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不隔水的炖:不隔水炖法是将原料在 开水内烫去血污和腥膻气味,再放人陶制的器皿内,加葱、姜、酒等调味品和水,加盖,直接放在火上烹制。烹制时,先用旺火煮沸,撇去泡沫,再移微火上炖至酥烂。炖煮的时间,可根据原料的性质而定,一般约二、三小时左右。
二、隔水炖法:隔水炖法是将原料在沸水内烫去腥污后,放入瓷制、陶制的钵内,加葱、姜、酒等调味品与汤汁,用纸封口,将钵放人 水锅内,盖紧锅盖,不使漏气。以旺火烧。使锅内的永不断滚沸,大约三小时左右即 可炖好。这种炖法可使原料的鲜香味不易散失,制成的菜肴香鲜 味足,汤汁清澄。隔水炖法分为“水加热”的方式和“蒸汽加热”的方法烹饪食物。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逐渐抛弃传统用明火烹饪食物的方式,使用电能转化热能进行烹饪食物。电器设备有热效率高、温度控制更方便、自动化智能控制。因此出现了电压力锅、电磁炉、电炖盅等用电的烹饪设备。
电炖盅是一种现代家庭常用的厨房电器,可用来煮粥、炖汤等。电炖盅一般采用模拟明火加热的文火慢烧法炖粥、汤,可以使食材和调料的味道、营养 很好的散发到粥、汤里,香味特浓。电炖盅可分为不隔水电炖盅和隔水电炖盅两种。隔水电炖盅的结构一般包括加热控制电路、外锅体和内胆,内胆在使用时安放在外锅体里面,外锅体里面还盛有水,通过加热控制电路的加热丝加热水从而模拟了传统的隔水炖法,而且可以实现自动调整加热温度、时间和工作状态。相比传统方法更为智能化,使得更多人能简单、方便享用隔水炖法烹饪的食物。
由于现有的隔水电炖盅的内胆是放置在外锅体里面加热,加热后内胆温度很高,需要取出烹饪好的食物时需要借助工具或带上隔热手套才能接触内胆;并且外锅体与内胆之间需要预留较大的空间,以便手或工具能伸入到外锅体和内胆之间的缝隙里面将内胆取出,因此加大了整机的空间,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
目前需要一种使用时方便取出内胆、体积小、制造成本低、烹饪方式单一的隔水电炖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目前所使用的隔水电炖盅存在体积大、使用不方便、造价高、烹饪方式单一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针对现有隔水电炖盅的缺点,设计一种隔水电炖盅,包括加热底座、上盖和安置在加热底座内的陶瓷内胆,陶瓷内胆包括内胆主体和内胆盖。当需要烹饪时,在加热底座内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将食材装进陶瓷内胆里面,将陶瓷内胆安置在加热底座上。此时,陶瓷内胆的内胆主体位于加热底座内,所述的陶瓷内胆的内胆主体的顶部边沿设置有从内胆主体延伸至加热底座外侧的凸沿,所述的凸沿的底面与加热底座的顶部贴合,凸沿的顶面与上盖贴合,凸沿开设 有连通加热底座内侧和上盖内侧的回流孔。由于陶瓷内胆的凸沿延伸至加热底座的外侧,方便用户安放和取出陶瓷内胆。陶瓷内胆的凸沿上的回流孔和与凸沿相贴合的上盖的结构组合,可以保证加热底座产生的高温蒸汽能通过回流孔喷出,并被限制在上盖内部,蒸汽液化的同时对陶瓷内胆的顶部进行加热,液化后的水滴由回流孔流进加热底座内部,从而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加热循环。
所述凸沿的顶面为环形凹面,所述的回流孔设置在环形凹面水平位置的最低处,所述的上盖的底部边沿与环形凹面贴合。保证液化后的水滴能及时回流到加热底座内部,避免水蒸气在陶瓷内胆的顶部形成大量积水而导致的积水溢出设备。
所述凸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把手,把手在上盖及加热底座外侧。把手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抓握和移动陶瓷内胆,特别是装有高温食材时的陶瓷内胆。
所述加热底座内侧的底部不与陶瓷内胆外侧的底部贴合。这个结构的优点如下:一方面避免加热底座在进行快速加热时底部的局部温度过高;另一方面是可以让陶瓷内胆受热更均匀。另外还可以通过“蒸汽加热”的方式烹饪陶瓷内胆里面的食材。
作为本使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沿的环形凹面的底部设置有聚水槽,所述的回流孔设置在聚水槽内。凸沿上的聚水槽方便蒸汽液化后聚集到回流孔处流进加热底座内部。
所述环形凹面位于聚水槽两端的底部向上倾斜,各形成一个能快速向聚水槽内聚集水滴的斜面,环形凹面的底部的最高点低于环形凹面边沿的顶面。
所述的环形凹面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聚水槽,每个聚水槽内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回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小熊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小熊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4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电热水壶
- 下一篇:一种电压力锅及电压力锅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