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连拱隧道的无导洞开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3897.4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0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樊浩博;刘炽;申爱军;赖金星;刘生;刘泉;侯丹丹;汪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史玫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连 隧道 洞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连拱隧道的开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双连拱隧道的无导洞开挖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Ⅰ~Ⅳ级围岩双连拱隧道施工多采用三导洞超前开挖结构或中导洞超前开挖结构。
实践表明:三导洞超前开挖结构施工时虽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但其施工工序多,对围岩和已建结构存在多次扰动,不同部位衬砌间隔时间长,使得围岩变形增加、荷载增加;当工序衔接不合理时,易造成衬砌开裂等病害;并且从经济上考虑,由于多导洞开挖和支护,增加了成本,隧道造价高;从工期上考虑,多导洞施工工序多且互相干扰,工期相对较长;除此之外,多导洞分解开挖施工断面小,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
与三导洞超前施工法相比,中导洞超前开挖结构施工法减少了两个边(下)导洞的施工,节约了造价,缩短了工期,经济性方面更为有利,但是上半支护只是一侧支持在柱上,易产生下沉和弯曲,拱部和侧墙沉降较大,且中墙、拱顶和侧墙非同步沉降。
综上,现有的Ⅰ~Ⅳ级围岩地带双连拱公路隧道施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施工工序多,对围岩造成多次扰动,使得围岩变形和荷载增加,不利于围岩的稳定;
(2)工序衔接不合理,导致隧道的施工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3)开挖工序相互干扰,不利于大型机械的作业,工期相对较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连拱隧道的无导洞开挖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开挖结构所存在的安全性低、工期较长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连拱隧道的无导洞开挖结构包括开挖一洞和开挖二洞;
所述开挖一洞中开挖有一洞上部拱形断面和一洞下部台阶,同时所述开挖一洞中浇注有中隔墙;其中,一洞下部台阶被开挖为一洞下部左台阶和一洞下部右台阶,且沿开挖方向,一洞下部左台阶位于一洞下部右台阶的前方,一洞下部左台阶位于中隔墙的正前方;
所述开挖二洞中开挖有二洞上部拱形断面和二洞下部台阶,其中,二洞下部台阶被开挖为二洞下部左台阶和二洞下部右台阶,且沿开挖方向,二洞下部左台阶位于二洞下部右台阶的前方,中隔墙的浇注断面位于二洞下部右台阶开挖断面的前方。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为:
沿开挖方向,上述一洞上部拱形断面位于一洞下部左台阶的前方20米之内。
沿开挖方向,上述二洞上部拱形断面位于二洞下部左台阶的前方20米之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开挖结构进行施工时,具有安全可靠、工期短、临时支护数量少和工程造价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连拱隧道的无导洞开挖结构的开挖一洞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连拱隧道的无导洞开挖结构的开挖二洞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开挖结构时,开挖一洞的开挖轮廓线确定施工图;
图中各代码表示:1-开挖一洞,2-开挖二洞、3-一洞上部拱形断面、4-一洞下部台阶、5-一洞下部左台阶、6-一洞下部右台阶、7-二洞上部拱形断面、8-二洞下部台阶、9-二洞下部左台阶、10-二洞下部右台阶、11-中隔墙。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双连拱隧道的无导洞施工结构包括开挖一洞1(右隧道和中隔墙的开挖洞)和开挖二洞2(左隧道开挖洞),
开挖一洞1中开挖有一洞上部拱形断面3和一洞下部台阶4,同时开挖一洞1中浇注有中隔墙11;
其中,一洞下部台阶4被开挖为一洞下部左台阶5和一洞下部右台阶6,且沿开挖方向,一洞下部左台阶5位于一洞下部右台阶6的前方,一洞下部左台阶5位于中隔墙11的正前方;
开挖二洞2中开挖有二洞上部拱形断面7和二洞下部台阶8,其中,二洞下部台阶8被开挖为二洞下部左台阶9和二洞下部右台阶10,且沿开挖方向,二洞下部左台阶9位于二洞下部右台阶10的前方,中隔墙11的浇注断面位于二洞下部右台阶10开挖断面的前方。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沿开挖方向,一洞上部拱形断面3位于一洞下部左台阶5的前方20米之内(包括20米),二洞上部拱形断面7位于二洞下部左台阶9的前方20米之内(包括20米)。
本实用新型的双连拱隧道的无导洞开挖结构的施工过程如下:
步骤一,施工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测量,确定边坡开挖轮廓线、仰坡开挖轮廓线、左隧道开挖外围边线、左隧道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右隧道开挖外围边线、右隧道洞口的竖向中心线、中隔墙的外围边线、中隔墙的竖向中心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3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伞擦干机
- 下一篇:低流量启动可调节水位虹吸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