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砖柱芯柱加固处理节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02823.9 | 申请日: | 2013-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吴献;朱振华;赵明锋;施臻;吴海峰;杨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建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砖柱芯柱 加固 处理 节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领域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砖柱芯柱加固处理节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筑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城市老建筑改造的浪潮掀起。由于改造后使用功能的需要,增加老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在对老建筑进行加固的同时,还要满足历史保护建筑对老建筑修缮后外观的要求,这就给老建筑修缮工艺及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老建筑的内阳台在改建后的承载能力要求非常高,而原建筑的砖柱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所以必须采取一种措施对这些砖柱进行加固,同时又不破坏建筑外观。目前,对于老建筑修缮工程中砖柱承载力加强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贴着原有砖柱旁再做一根柱子,另一种是将原有砖柱拆除砖重建新柱。但是这两种处理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前者做法易使得建筑不美观,破坏历史保护建筑的原有风貌;2、后者不满足历史保护建筑修缮过程中不得改变原有外貌的要求,同时在砖柱拆除过程中易对老结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容易产生裂缝及不均匀沉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砖柱芯柱加固处理节点装置,以解决现有处理方式易使得建筑不美观,破坏历史保护建筑的原有风貌,以及砖柱拆除过程中易对老结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产生裂缝及不均匀沉降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砖柱芯柱加固处理节点装置,包括墙体的保留砖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留砖柱的内侧沿竖直方向设置钢材,并且所述钢材外套设钢筋笼。
上述的一种砖柱芯柱加固处理节点装置,其中,所述钢材为工字钢。
上述的一种砖柱芯柱加固处理节点装置,其中,外套所述钢筋笼的所述钢材与所述保留砖柱内侧的连接处之间具有竖缝,所述钢材设置在所述竖缝中。
上述的一种砖柱芯柱加固处理节点装置,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保留砖柱的模板,所述模板的外表面与所述保留砖柱的表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减小对原有建筑物外观的破坏,减少修缮的工作量。
(2)保留原有大部分柱体,在施工过程中保留柱体提供了一定的竖向支承,原有结构受力体系没有产生影响,保证结构稳定,减少了竖向不均匀沉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砖柱芯柱加固处理节点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砖柱芯柱加固处理节点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砖柱芯柱加固处理节点装置,包括有墙体的保留砖柱1,在该保留砖柱1的内侧沿砖柱竖直方向放入钢材2,并且该钢材2的外套设有钢筋笼3。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所示。上述的钢材2为工字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外套钢筋笼3的钢材2与保留砖柱1内侧的连接处之间开凿有竖缝11,钢材2放入该开凿竖缝11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位于保留砖柱1处的模板,该模板的外表面与保留砖柱1的表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使用方式:
请继续参见图1所示。步骤一:在保留砖柱1的内侧切割开凿竖缝11,将先前加工好的钢材2工字钢外套钢筋笼3放入开凿竖缝11处。步骤二:进行保留砖柱1的封模板处理,该模板的外表面与保留砖柱1的表面齐平,以方便日后修缮。步骤三:浇筑混凝土,等到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上一层钢砼芯柱施工。
综上所述,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砖柱芯柱加固处理节点装置,能够减小对原有建筑物外观的破坏,减少修缮的工作量。同时,保留原有大部分柱体,在施工过程中保留柱体提供了一定的竖向支承,原有结构受力体系没有产生影响,保证结构稳定,减少竖向不均匀沉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建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建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28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