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安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02750.3 | 申请日: | 2013-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1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全;李恩发;李成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全 |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5/28;B66B5/18;B66B11/02;B66B13/14 |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 地址: | 400037 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安全 系统 | ||
1.一种电梯安全系统,包括在电梯轿厢(10)侧面或顶端设置的与电梯井井壁相匹配的且用于阻止轿厢(10)下落的张力摩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轿厢(10)底部所对应的电梯井井底上设置有数个含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空心气垫,该数个空心气垫的出气口分别与安全排气阀对应连通,其中,在离轿厢(10)最近的一个空心气垫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警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气垫为三个,分别为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低压空心气垫(120)、中压空心气垫(121)、高压空心气垫(122),所述低压空心气垫(120)、中压空心气垫(121)、高压空心气垫(122)的出气口对应与一低压安全排气阀(12)、中压安全排气阀(13)、高压安全排气阀(14)相连通,所述低压空心气垫(120)、中压空心气垫(121)、高压空心气垫(122)的进气口分别与一空气压缩机(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警报装置包括设置于低压空心气垫(120)与中压空心气垫(121)之间的压力传感器(18),及设置于电梯井外的一报警器(9),该压力传感器(18)、报警器(9)分别与电梯总控制器(200)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空心气垫(120)、中压空心气垫(121)、高压空心气垫(122)上分别对应连接有第一气压表(71)、第二气压表(72)、第三气压表(73),该第一、二、三气压表(71、72、73)均设于电梯井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气垫下方还设置有强力减振弹簧(11),该强力减振弹簧(11)与空心气垫之间设置有气垫垫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梯井井壁上每个轿厢门(16)所对应的区域上均设有一红外线发生探头(15)及与该红外线发生探头(15)位置相对的红外线接收感应器(151),并在所述轿厢门(16)上可转动或可平移设置有安全门栏(17),该安全门栏(17)的控制系统与红外线接收感应器(151)均与电梯总控制器(200)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0)内底部设置有内减振弹簧(1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摩擦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梯井井壁上的楼层定位凹齿(208),与该楼层定位凹齿(208)相对应匹配的臂爪(3),连接控制该臂爪(3)展开的弹簧保险展开机构(2),该弹簧保险展开机构(2)与连接电梯钢缆与轿厢(10)之间的滑轮座(6)相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保险展开机构(2)包括固连在轿厢(10)顶部连接架(102)上主轴(5),该主轴(5)下端通过一连接座(201)与连接架(102)固接,该主轴(5)上端通过一固定夹板(207)与滑轮座(6)固接,在该固定夹板(207)上固定有一弹簧套管(4),且该弹簧套管(4)固定套设于所述主轴(5)上;
在所述主轴(5)上滑套有升缩套座(205),其中,所述臂爪(3)通过一展杆(202)与连接座(201)连接,该展杆(202)两端分别与臂爪(3)、连接座(201)铰链;所述升缩套座(205)通过一升缩连接杆(203)与展杆(202)的中部连接,该升缩连接杆(203)两端分别与升缩套座(205)、展杆(202)铰链;在所述升缩连接杆(203)与弹簧套管(4)之间连接有一拉力杆(204),该拉力杆(204)两端分别与弹簧套管(4)、升缩连接杆(203)铰链;
在所述弹簧套管(4)与升缩套管(205)之间设置有一压力弹簧(20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套管(4)内设置有一控制所述压力弹簧(206)伸缩展开的控制开关(300),该控制开关(300)与设于电梯上的电梯故障传感器(400)分别与电梯总控制器(200)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全,未经李家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27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砂机自动上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研磨液供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