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车用抗干扰的雨量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1954.5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7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韩伟;陆小红;陈江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盛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抗干扰 雨量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量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用的抗干扰雨量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档汽车一般都有雨量传感器,雨量传感器用于监测车外下雨的情况,根据车外下雨量的多少控制挡风玻璃上的雨刷的转动情况,从而自动有效地清除挡风玻璃上残留的雨水,避免了驾驶员对雨刷的操作,使得驾驶员更能专注地控制车辆行驶的状态。
雨量传感器一般安装在车内挡风玻璃上,以监测挡风玻璃上雨水的多少,当挡风玻璃外侧附有较多的雨水时,雨量传感器发送信号使雨刷快递的转动,从而较快地擦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当挡风玻璃上的雨水较少时,则发送信号使得雨刷较慢地转动;然而目前的雨量传感器中使用的透镜对外界干扰光源无很好的阻挡作用,使得雨量传感器中的接收端很容易受到外界光源的干扰,雨量传感器发输错误信号,造成雨刷异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新型车用抗干扰的雨量传感器,抗干扰效果明显,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车用抗干扰的雨量传感器,包括PCB板,PCB板的对面设有硅胶垫,硅胶垫粘贴在玻璃面板内侧,PCB板上设有接收管和发射管,接收管和发射管与硅胶垫之间对称设有准直透镜;其特征在于:准直透镜有一多边形底面,底面的正斜对面有一小圆弧面,小圆弧面的上方为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与底面相交且两者夹角为45°;小圆弧面位于大弧面的顶端,大弧面与底面正对的平面相交;第一斜面相对的面为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底面相交且夹角为62.1°,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的夹角为33.8°,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有过渡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对准直透镜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光束在准直透镜内发生两次全反射,使只有特定角度范围的入射光线才能到达接受端管,同时延长光束的传播路径,使外界的干扰光源很难传至接收管,避开外界光源的干扰,达到抗干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准直透镜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抗干扰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PCB板11,PCB板11的对面设有硅胶垫14,硅胶垫14粘贴在玻璃面板10内侧,PCB板11上设有接收管9和发射管8,接收管9用来接收发射管8发出的红外光束15,接收管9和发射管8与硅胶垫14之间对称设有准直透镜13,准直透镜13起到延长红外光束15传播路径,使外界的干扰光源无法传至接收管9,避开外界光源的干扰;准直透镜13有一多边形底面1,底面1的正斜对面有一小圆弧面2,小圆弧面2可以起到汇聚红外光束15的作用,小圆弧面2位于大弧面6的顶端,大弧面6与底面1正对的平面7相交;小圆弧面2的上方为第一斜面3,第一斜面3与底面1相交且夹角为45°,使红外光束15经过第一斜面3的全反射,成水平方向传播;第一斜面3相对的面为第二斜面4,第二斜面4与底面1相交且夹角为62.1°,斜面4与第一斜面3的夹角为33.8°,第一斜面3与第二斜面4之间有过渡面5,红外光束15经过第一斜面3的全反射再经第二斜面4全反射,红外光束15穿过硅胶垫14射至玻璃面板10上,由于接收管9和发射管8与硅胶垫14之间分别设有一个准直透镜13,两个准直透镜13对称设置,根据光的可逆性,红外光束15经过第一斜面3与第二斜面4的两次全反射,传至接收管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4所示,接收管9和发射管8的前方分别设置一个准直透镜13,红外光束15在准直透镜13内经过第一斜面3与第二斜面4的两次全反射,透过硅胶垫14射到玻璃面板10上,在玻璃面板10的外表面进行全反射,当在玻璃面板10的外表面有雨滴12时,红外光束15会发生折射,此时接收管9收到的红外光束15的强度减弱,车载控制器根据雨滴12量的多少,控制刮水器完成间歇刮水、低速连续刮水以及高速连续刮水。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盛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盛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1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外科影像诊断装置
- 下一篇:卤钨灯管寿命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