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套管阀复合控制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1762.4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0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然;王益山;王合林;田晓勇;郭超;侯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10 | 分类号: | E21B34/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套管 复合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套管阀,特别是一种井下套管阀复合控制副管。
背景技术
在全过程欠平衡作业中,采用井下隔离法实现钻进、起下钻、完井、测井等多种工况作业中对井下压力的隔离,来避免压井作业。在井下隔离法中实现全过程欠平衡作业的必备装备是井下套管阀。使用时,井下套管阀工作,其随套管下至设计深度,钻井或完井作业中,根据工作的需要,通过地面液压控制井下套管阀的打开或关闭,来实现井眼的关闭和联通。
但是,目前能够查到的井下套管阀复合控制副管,其结构上要么没有电缆,不具备压力、温度等信号传递功能,要么可以穿电缆,但是电缆和钢索同轴设计,结构复杂,应用不方便,再者,现有的副管外侧仅仅都是胶体,而没有保护铠甲,应用中抗腐、抗拉和抗外挤能力较弱,应用中容易出现问题,导致整个全过程欠平衡作业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抗腐、抗拉和抗外挤能力,工作中,不仅能够为井下套管阀液压打开和关闭提供液流通道,而且能够为井下压力、温度等参数传递建立通道,满足全过程欠平衡作业的需要的井下套管阀复合控制副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井下套管阀复合控制副管,包括用于增加井下套管阀的抗拉强度的钢索、用于传递井下信号的电缆和为井下套管阀提供液体的两根钢管,还包括用于抗外挤的保护铠甲和用于抗腐蚀和抗拉的胶体,所述保护铠甲内部设置有间隔排列的钢索、电缆和所述两钢管,所述胶体填充在保护铠甲内部的间隙中。
所述钢索和电缆设置在所述两钢管之间,且一字间隔排列。
所述保护铠甲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井下套管阀复合控制副管,通过设置胶体和保护铠甲,增加了井下套管阀的抗腐、抗拉和抗外挤能力,避免各件的互相干扰,提高了整体性能,不仅能够为井下套管阀液压打开和关闭提供液流通道,而且能够为井下压力、温度等参数传递建立通道,满足全过程欠平衡作业的需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套管阀复合控制副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井下套管阀复合控制副管,包括用于增加井下套管阀的抗拉强度的钢索3、用于传递井下信号的电缆4和为井下套管阀提供液体的两根钢管5,还包括用于抗外挤的保护铠甲1和用于抗腐蚀和抗拉的胶体2,所述保护铠甲1内部设置有间隔排列的钢索3、电缆4和所述两钢管5,所述胶体2填充在保护铠甲1内部的间隙中。
所述钢索3和电缆4设置在所述两钢管5之间,且一字间隔排列。
所述保护铠甲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工作中,该井下套管阀复合控制副管下端连接与井下套管阀的上端,下端连接与地面控制和显示设备,实现不仅能够为井下套管阀液压打开和关闭提供液流通道,而且能够为井下压力、温度等参数传递建立通道,满足全过程欠平衡作业的需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种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1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触网多功能作业车
- 下一篇:轨道双动力工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