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卸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1565.2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2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怀;姚金锋;权占营;郭沙;杨小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河之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23 | 分类号: | B65G65/23;B65G69/1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1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卸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卸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颗粒或粉末状物料的自动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在塑料加工过程中通常要用到塑料共混设备,而目前的塑料共混设备通过自动化和密闭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环境,但是目前塑料共混设备中的自动上料装置主要是针对大批量、单一品种材料的生产,对于象色母粒、阻燃塑料的生产并不适合,目前现有塑料共混设备的上料主要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采用真空吸料机,其适合颗粒材料的输送,针对含有粉末的体系就会产生分层,同时会使粉末材料飞出系统,形成污染;另一种是螺杆旋转输送,螺杆旋转输送时如果输送的组分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无机粉末,容易产生塞料,将螺杆扭断;上述两种上料方式均不适合既有颗粒又有粉末等添加剂的混合物,这是因为上述自动上料装置的生产线长而且密闭,对于经常切换生产材料的小品种改性材料,在每次切换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浪费极为严重,目前本领域人员为了实现对塑料共混设备不间断供料,通常采取传统人工高混,即通过人工将混配好的原料搬运到造粒机的上料平台,然后再将混配好的原料倒入造粒机的上料斗内,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实现对塑料共混设备不间断供料,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而且无法保证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卸料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悬臂之间设置料筒,并通过电机带动料筒围绕设置在两悬臂上的固定座旋转,进而实现自动卸料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安全、生产效率高等特点,特别适合经常切换生产材料的小品种改性材料,在每次切换时即省时又省力,大大降低了物料的浪费等。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卸料装置,包括料筒、固定座、悬臂、减速机、电机、安装板和芯轴,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面间隔设有两个悬臂,所述两悬臂的一端通过螺栓紧固或焊接在安装板上,在两个悬臂另一端的上部面上分别设有固定座,在每个固定座内孔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所述每个轴承分别通过左端盖和右端盖固定在固定座的内孔中,在两个固定座之间设有料筒,在所述料筒外缘面的中部分别设有两个向外延伸的芯轴,所述两芯轴为一字型排列,两个芯轴的端部分别穿过两固定座两端设置的轴承并围绕固定座做旋转运动,所述两个芯轴中的其中一个芯轴端部穿过固定座后通过平键或花键连接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端部通过电机安装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机动力输入轴,所述电机通过电线连接控制系统,在料筒的前下部设有筛分机构形成所述的自动卸料装置。
所述的自动卸料装置,所述安装板另一侧面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向外延伸的滑轮安装杆,所述每个滑轮安装杆的端部分别设有滑轮。
所述的自动卸料装置,所述安装板的上部面上设有提升机构。
所述的自动卸料装置,所述筛分机构中两连接板分别固定在两悬臂下部面上,在两连接板之间设有筛分板,所述筛分板与连接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或直接焊接为一体。
所述的自动卸料装置,所述筛分板为板型结构,在筛分板的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台阶,在所述台阶的底部设有复数个通孔。
所述的自动卸料装置,所述筛分板的另一结构为圆环形结构,在圆环形结构的中部设有钢丝纱窗。
所述的自动卸料装置,所述安装板的外形为方形或菱形或平行四边形或多角形。
所述的自动卸料装置,所述料筒的外形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多角形。
所述的自动卸料装置,所述减速机设置在固定板的上部面上,所述固定板连接悬臂的外侧面。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卸料装置,通过在两悬臂之间设置料筒,并通过电机带动料筒围绕设置在两悬臂上的固定座旋转,进而实现自动卸料的实用新型目的,同时通过料筒前下部设置的筛分机构,可以较好的实现对物料的粒度分级,大大提高了生产产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安全、生产效率高等特点,特别适合经常切换生产材料的小品种改性材料,在每次切换时即省时又省力,大大降低了物料的浪费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料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机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河之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市河之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15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