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固定DB插头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1434.4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0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伟;程国胜;陈恒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晶福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2 | 分类号: | H01R13/512;H01R13/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定 db 插头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光伏逆变器或类似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DB(D型串行通信接口)插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DB插头一般采用软线连接。软线两端分别连接有DB插头,其用于连接带有DB插座的两设备单元,其中插头是固定在塑胶件上,其内部无PCB板或者设有很小的PCB板,同时在DB插头上设有两个固定孔,通过旋紧穿过固定孔的两个螺钉,使DB插头和插座紧密连接。
当两个设备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很小或者要求其体积设计得很小时,这个设备单元上的DB插座以及连接用的软线被省去,此时只有另一设备单元上的DB插座用于设于上述设备单元上的插头插入。
DB插座有直脚的和弯脚的,弯脚插针的DB连接器有利于此结构设计。此种情况下DB插头和PCB板及元件会设计在一个腔体内,要求DB插头固定牢固、可靠。如果利用弯头DB插头上的固定孔来固定DB连接器,则外壳需要设计成至少两部分,这样会使整体结构变得复杂。因为有对接缝隙存在,而不利于户外的防水要求;如果利用弯头DB的插针和PCB板来固定,或者说悬浮的DB插头靠插针来固定,因插针和PCB板都受力,从而会影响DB连接器和PCB板的可靠性,此种设计虽能达到功能上的要求,但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用于固定DB插头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固定DB插头的连接结构,包括一外壳、固定在外壳腔内的PCB板,和设于外壳腔口并固定在PCB板外端的一DB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DB连接器和PCB板之间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外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盒状腔体,其开口端向外延伸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一套孔柱,套孔柱内侧设有螺柱;所述固定座的内腔壁上设有一定位棱。
所述固定块为一中部表面向外凸出的片状结构,其中部设有与DB连接器外形匹配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两侧分别向外伸出一限位块;所述固定块两端凸缘的表面设有第二固定孔,凸缘的外侧边缘设有与所述套孔柱配合的第一凹槽,凸缘的上侧边缘设有与所述定位棱配合定位的第二凹槽。
所述PCB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固定块中部凸出部分配合的凸起。
所述的DB连接器的针脚为90度弯曲,所述针脚与PCB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结构设计的固定块替代DB连接器外围的固定孔与外壳进行固定连接,保证了整体的稳固性,同时有效降低了外壳的复杂程度,缩小了整体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DB9连接器、固定块和PCB板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DB9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固定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DB9连接器。从图1中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固定在外壳腔内的PCB板2,以及设于外壳腔口并固定在PCB板外端的一DB9连接器3,还包括设置在DB9连接器和PCB板之间的固定块4,该固定块与外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外壳1为一端开口的盒状腔体,其开口向外延伸出端口为六边形的固定座11,该固定座两侧顶角的内壁均设有用于连接DB9插座的套孔柱12,两套孔柱的内侧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固定块4的螺柱13;同时在固定座的左上侧内腔壁上设有一条用于限定所述固定块的定位棱14。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固定块的立体图。参照图1、图4,固定块4为一中部表面向外凸出的片状结构,其中部设有与DB9连接器3外形匹配的第一固定孔41,该固定孔能限制DB9连接器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自由度;在所述第一固定孔两侧边上分别向外伸出一限位块42,其与DB9连接器外围的固定板32配合限制DB9连接器往内运动的自由度,当DB9插头插入插座时DB9连接器受力,此时对PCB板和DB9连接器的插针33没有影响;同时在固定块两端凸缘的表面设有与外壳中螺柱13配合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孔43,凸缘的外侧边缘设有与套孔柱12配合的第一凹槽44,凸缘上侧边缘设有与外壳内壁上的定位棱14配合定位的第二凹槽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晶福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晶福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14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WEB的网络管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二氧化氯零压投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