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钩式车灯变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1332.2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5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茂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钩 车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车辆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远近灯投射镜组变光机构。
背景技术
车灯变光是为了在夜间行驶的时候,遇上对面的人或者车的时候,将前大灯的远照光下压成变换成近照光,以避免对对方的眼睛照成损伤,更为了减少因强光照射而引起的交通事故。
车灯变光机构便是实现该变换的一种车用装置,现有技术中车用远近光投射镜组变光装置,一般都配有脉冲波逆向电流芯片,导线有两条或三条,装置的稳定性较好,但也有一些不足:
现有的变光装置中变光挡片行程太大,变光挡片质量较重,且是费力杠杆,导致远近光切换时间延长,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率。
现有的变光装置占用空间较大,使车灯的使用空间随之增大,同时,现有的变光装置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现有的变光装置适应力差,一种变光装置只能一种座驾的变光需求(左驾或者右驾),中国是左驾习惯,而国际上大多数的国家则是右驾习惯,不同的座驾习惯要设计不同的变光装置,适应力差。
现有的变光装置响应不够迅速,由于变光机构多采用螺旋式弹簧作为复位机构,而且,其变光传动过程往往还要借助传动轴,结构复杂,不利于生产装配,而已,复杂的传动机构容易导致卡死,使得变光失败。
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车灯变光机构,以提高变光的反应速度,简化结构,避免卡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不易卡死的远近灯投射镜组变光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拉钩式车灯变光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变光机构,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变换变光机构上的变光挡板,实现远近光的切换,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设有拉钩、轴心帽和中心轴,拉钩活动连接在变光挡板上,变光挡板通过中心轴铆接在电磁阀固定座上,中心轴顶部设有轴心帽。
所述的拉钩从电磁阀上的通孔中穿出,与衔铁固定连接。
所述的变光机构包括一个L形结构的变光挡板,变光挡板的左下方固定有挡板卡扣,表面设有与拉钩配合的槽口,拉钩插接在所述槽口中。
所述固定连接优选为焊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稳定,不易卡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标记:1为电磁阀固定座,2为电磁阀,3为变光挡板,4为衔铁,5为拉钩,6为中心轴,7为轴心帽,8为卡扣,9为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拉钩式车灯变光机构,包括电磁阀2、变光挡板3、拉钩5、轴心帽7和中心轴6,拉钩5插接在变光挡板卡扣8的槽口9中,另一端从电磁阀2上的通孔中穿出与衔铁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变光挡板3通过中心轴6铆接在电磁阀固定座1上,中心轴6顶部设有轴心帽7。
工作时,当电磁阀2通电时,线圈产生磁场力,同时衔铁4产生磁场,磁场产生的力压缩内置于电磁阀2的弹簧,电磁阀2通孔中穿出的拉钩5向外运动,此时变光挡片3在拉钩5的作用下,依靠轴心帽7围绕中心轴6作圆周运动,直到被电磁阀固定座1挡住,此时为透镜组远光状态;当断电时,磁场力消失,电磁阀2内的弹簧把衔铁4推离电磁阀2,电磁阀2通孔中穿出的拉钩5向内运动,变光挡板3依靠轴心帽7围绕中心轴6作圆周运动,直至被电磁阀固定座1挡住,此时为透镜组近光状态。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稳定,不易卡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茂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茂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1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菌大棚保温层
- 下一篇:一种利用行人发电的地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