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牡丹瓷编制工艺中用的托盘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1123.8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1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莉;李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7/2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彬 |
地址: | 47102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牡丹 编制 工艺 中用 托盘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牡丹瓷制作用模具,具体的说是一种牡丹瓷编制工艺中用的托盘模具。
背景技术
牡丹瓷是采用中国豫西地区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的高岭土为制作材料,经过原料研磨-拌浆-滤泥-塑型-成型-晾干-素烧-施釉-釉烧等多道工艺制作流程,最终形成一件美轮美奂的牡丹瓷艺术作品。牡丹瓷的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目前烧制成功的有以自然状物为主要题材的花盘、壁挂、花瓶、瓷鼎、盆景、花篮、屏风、人物、动物、中国结、单株牡丹树、大型艺术雕塑、日用瓷、牡丹瓷饰品、牡丹绣等十五大系列。
牡丹瓷塑型工艺中根据不同的表现主题有不同的塑型方式,其中花篮主要靠编制的方式塑型的,采用泥条编制成花篮的造型然后晾干烧制。由于泥条本身的硬度不够,随着编制量的累加会造成底部泥条受力变形,或者是在编制过程中由于编制人员的不慎导致编制泥条造型的变形,从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牡丹瓷的编制工艺中由于泥条硬度不够导致产品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牡丹瓷编制工艺中用的托盘模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牡丹瓷编制工艺中用的托盘模具,主要由放置在底座上的内芯和套设在内芯上的托盘组成,且内芯与托盘为间隙配合。
所述的内芯和托盘的材质均为石膏。
所述的内芯为锥形结构。
所述的内芯为半封闭空腔。
本实用新型中内芯和托盘均采用石膏材质,石膏材料放射性极弱,与人体亲和性较好,而且与其他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不会对其他物质产生侵蚀作用;成本低,成型快,稳定性好,因而制品的尺寸温度,变形小。
本实用新型的内芯为半封闭空腔,节省原料,减少了模具的重量,方便了模具的搬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托盘模具能够提高制品的编制效率,防止在编制过程中出现由于编制人员的不慎操作,导致编制泥条造型变形的问题,同时,能够防止随编制量增加而出现底部泥条受力变形的问题,提高了编制制品的品质,制品成型良好,降低了成品的瑕疵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托盘,3、内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牡丹瓷编制工艺中用的托盘模具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
如图1所示,牡丹瓷编制工艺中用的托盘模具,主要由放置在底座1上的内芯3和套设在内芯3上的托盘2组成,且内芯3与托盘2为间隙配合,内芯3和托盘2的材质均为石膏,内芯3具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可以是锥形结构的半封闭空腔。
在使用时,将内芯3放置在底座1上,然后将托盘2套在内芯3上,根据所需要成型的物品,选择合适的内芯3。将瓷泥放进压线机,根据需要把它压成粗细不一的瓷线条,工艺师根据将瓷线条搓揉成所需要的尺寸,然后用这些瓷线条在牡丹瓷编制用模具的内芯3表面上粘制瓷条,然后编制成花盘、花篮等制品,编制完成后,待编制品彻底晾干后,使用托盘2托起瓷条编制的成品进行脱模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11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耐腐蚀性的加气混凝土蒸养车
- 下一篇:汽车密封条裁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