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电动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0769.4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吴胜章;徐兆明;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上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H02K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4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电动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永磁电动机,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永磁控制类电动机。它适用于工业用缝制设备、吸尘器、机床等场合。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机结构均采用定子热套与机壳中,电动机的前端盖、后端盖通过机壳进行配合后用螺丝固定的工艺。
机壳加工过程需要从铝棒进行拉伸变形,还需在恒温环境内进行时效处理,在型材厂做成机壳前还需喷砂阳极氧化处理;故在从铝棒到机壳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了大量的电能、从而就增加了碳的排放;机壳成型后为了确保机壳表面质量,还需在机壳表面进行喷砂阳极氧化等处理,这样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在电动机生产企业还需要对机壳进行金加工、定子与机壳配合时需要采用热套工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没有外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节省工序且提高电动机散热性能的永磁电动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永磁电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永磁电动机结构由定子、转子、前端盖、后端盖以及后罩组成,其中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设置在所述定子的两端,在前端盖和后端盖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所述的转子设置在两个轴承内,所述的后罩连接在所述的后端盖上。
在所述的前端盖上设置有第一止合口,在所述的后端盖上设置有第二止合口,所述的定子外表面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的第一止合口和第二止合口。
在所述的定子外表面还设置有通槽,所述的前端盖和后端盖采用穿过所述通槽的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前端盖及后端盖内分别设置有轴承室,在每个轴承室内还设置有与轴承连接的定位卡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定子和转子通过两个端盖固定,在定在外减少了外壳的存在,从而减少电动机生产中零部件数量,降低采购及生产成本,减小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因减去机壳的加工环节,节约了能源,减少的碳的排放,带来的社会效益较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端盖、后端盖与铁芯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端盖与轴承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子与后端盖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控制部分的位置示意图。
其中:1、前端盖;2、定子;3、后端盖;4、转子;5、控制部分;6、压线板;7、后罩;8、螺丝;9、通槽;10、卡簧;11、第一止合口;12,轴承;13、第二止合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本实用新型一种永磁电动机结构,包括前端盖1、定子2、后端盖3、转子4、控制部分5、压线板6、后罩7、螺丝8等;前端盖1设置有第一止合口11,第一止合口11的内圆与定子外圆配合,其轴向平面与定子一平面重合;后端盖3设置有第二止合口31,第二止合口13的内圆也与定子外圆配合,其轴向平面与定子另一平面重合;在前端盖1和后端盖3上分别设置一个轴承,其中后端盖3与轴承之间采用轴承室内卡簧10定位的方式固定;定子上设置有供螺丝8穿透的通槽9,螺丝8通过后端盖3上的安装孔通过定子2上的通槽连接到前端盖1的螺孔中,并螺丝8拧紧,从而使电动机紧固可靠;在后端盖3上的装有控制部分5的PCB板,对电动机电源线及控制部分的控制信号线进行压紧设置有压线板6;为保护控制部分5设置有后罩7,参见图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上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上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0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