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0731.7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2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平;崔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慧平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污染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换言之,只要是某一种物质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足够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物。在许多工业生产中,比如印刷、润滑油、家具制造、化工等,由于生产原料等种种不可控因素,VOCs的污染在所难免。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对造成大气污染的各种挥发性有毒有害物质都作了限值规定。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VOCs废气的收集与净化是非常重要的。对此不能仅仅停留在生产工艺所引起的废气污染的治理、还必须从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废气中溶剂的回收利用和处理等各个细节上全面考虑。
而现有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VOCs气体,大多处理设备存在净化效率低、达不到环保标准要求、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气净化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收气罩、排气罩、均压仓、出气仓和吸附装置,所述收气罩和排气罩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两侧,所述均压仓、出气仓和吸附装置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吸附装置分别与所述均压仓和出气仓相连;
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床和轨道,所述轨道由所述吸附床间隔开;
所述收气罩上设有进风口;
所述排气罩上设有出风口。
进一步,所述轨道为若干个。
进一步,所述吸附床为若干个,所述吸附床上安装有活性炭。
进一步,所述箱体上还安装有4个方便检修时打开的门体,所述门体上安装有门拉手。
进一步,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柱脚。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维修简便、净化效果好、工作效率高、投资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净化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净化装置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净化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收气罩8、排气罩5、均压仓7、出气仓4和吸附装置,所述收气罩8和排气罩5分别位于所述箱体1的外部两侧,所述均压仓7、出气仓4和吸附装置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吸附装置分别与所述均压仓7和出气仓4相连;
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床2和轨道3,所述轨道3由所述吸附床2间隔开,所述吸附床2将所述轨道3间隔成迷宫式通道;
如图2所示,所述收气罩8上设有进风口9;
如图3所示,所述排气罩5上设有出风口10。
所述轨道3为若干个。
所述吸附床2为若干个,所述吸附床2上安装有活性炭。
如图4所示,所述箱体1上还安装有4个方便检修时打开的门体11,所述门体11上安装有门拉手12。
所述箱体1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柱脚6。
废气首先通过进风口9进入收气罩,经均压仓7进入吸附装置,风速顺间降下,溶入气体内的有机气体部分沿轨道随气体的流向流进吸附床2(利用固体表面的吸附能力,使废气与表面的多孔性固体物质相接触,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使其与气体混合物分离),干净的空气穿过吸附床到达出风口10,净化后气体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净化装置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有关标准规定,将指定范围内的废气有组织的排放,经废气净化装置净化后的空气符合GB16279-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以及DB11/501-200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有机废气排放要求。
能在符合条件的操作范围内,几乎完全除去废气中某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之成分;工艺成熟可靠、技术先进;设备设有门体,能方便地进行检修和维护,操作维护方便,运行和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维修简便、净化效果好、工作效率高、投资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慧平,未经王慧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07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