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磁体固定在电机中的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757411.0 | 申请日: | 2013-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7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 发明(设计)人: | M·费恩;S·舒斯特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18 | 分类号: | H02K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苏娟,马飞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磁体 固定 电机 中的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磁体固定在电机中的设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DE3048337A1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是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在该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电机的壳体中,呈圆弓形构造的永磁体靠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永磁体在充分利用穹顶效应的条件下借助靠置在两个相邻的永磁体的纵向侧上的、具有弹性的保持件而被保持在所述壳体中。所述保持件设有在轴向方向上起作用的、具有弹性的预紧元件,所述预紧元件靠置在两个相邻的永磁体的一个端面上,其中,这两个相邻的永磁体在另一个端面上紧靠向被挤出壳体的横档上。
专利文献DE10148652A1涉及一种直流电机以及一种用于将磁体固定在直流电机的极壳上的方法。在极壳上设置了一个磁体保持装置,磁体、尤其是永磁体被保持在所述磁体保持装置上。所述磁体保持装置被固定在所述极壳的内圆周上并且由一个环状的保持外罩构成。所述保持外罩包括至少一个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不间断的狭缝。
在大多数今天通常所使用的、具有不包括通量导通元件的永磁励磁装置的起动装置中,磁体通常通过u型构造的止动弹簧来保持。位于极壳中的、被压向内部的横档嵌入所述止动弹簧内的凹槽中。因此,相对于电刷板而言,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安装位置。所述呈u型构造的止动弹簧的居中的一条边从内部靠置在极壳上,而U的两条侧边则支撑在相邻的磁体上。为了易于接合,在所述横档与所述止动弹簧内的凹槽之间就需要有相对较大的间隙。因此,所述磁体的位置就可在所述弹簧以右侧和左侧靠置在所述极壳的横档上之间变动。根据接通起动装置时在周向上所出现的大作用力,磁体可独立或者共同地在周向上移动。例如在起动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实现了通过粘接的固定。
在包括了由软铁构成的通量导通元件的起动装置中,磁体是通过环状的止动环而被保持的并且一起通过横档被支撑在极壳中。在这里,为了便于组装,也设有相对较大的接合间隙。但在这种解决方案中,在起动机的几次接通操作以后,就会出现稳定的最终位置。
发明内容
通过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将凹槽设计在止动弹簧中,磁体相对于电刷板的位置就得到了明显改善。还仅剩下一个不可避免的变化,即由用于止动弹簧中的凹槽的冲压件的制造公差以及极壳中的横档宽度的制造公差所产生的变化。此外,将由磁体和止动弹簧构成的组合接合进电机的极壳中还可在一个宽宽的凹槽中实现,那么就在推进最终位置时达到间隙的最小化。由此避免了在将磁体置入极壳中以及将其固定时否则就是必需的、高精度的接合辅助工具的应用。
例如可在制造流程中省去麻烦的、用于补偿磁体的宽度公差的安装辅助工具,或者可省去麻烦的、在周向上延伸且由塑料构成的外罩,可省去由类似材料构成的外罩或者是省去构造为缠绕式导体的外罩,或者还可省去容易受到干扰的涂胶站。即便是在上面所列举的替选紧固方案中,也需要相对于电刷板而言尽可能无间隙的定向。
通过限制磁体的可移动性,明显限制了工作特性曲线的变化,因而就能够限制控制工作点上所容许的误差。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其中示出:
图1为具有永磁励磁装置的电机(在此由起动装置构成)的纵剖面图;
图2为如图1的电机的横截面图,其中包括电枢、电枢线圈、永磁体和用作壳体的极管;
图3为在两个永磁体之间的止动弹簧的放大图示;以及
图4为止动弹簧在电枢侧的视图;
图5为位于止动弹簧与构造在用作壳体的极管的内圆周上的凸起之间的、缩小的接合间隙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由如图1的图示中可以看出一种电机、尤其是一种起动装置的纵剖面图。
起动装置10例如具有起动马达13和预啮合致动器16(例如被构造为继电器或者是起动继电器)。所述起动马达13和所述电动的预啮合致动器16均被固定在同一个驱动端轴承盖19上。所述起动马达13在功能方面用作在当起动小齿轮22与在图1中未示出的内燃机的齿环25相啮合时驱动该起动小齿轮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74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线电压检测控制的电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座椅调节方法、调节系统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