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阻漏结构温度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56120.X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8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房山巍;李洪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德尔泰热控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8 | 分类号: | G01K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地址: | 3004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结构 温度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过程控制测量用仪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震阻漏结构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我国大型发电厂发电机组设备中,有很多的轴承、轴瓦、侧壁的温度需要长期的、高精度的温度测量,而这种设备运行的震动非常大且要求内部的满润滑油不能泄露。发电厂以往采用的温度传感器通常采用抗震卡套螺栓结构或固定螺纹密封结构,其中采用抗震卡套螺栓结构的温度传感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内部润滑油因抗震卡套密封失效而造成泄漏,采用固定螺纹密封结构的温度传感器由于设备震动容易造成对传感器的损坏,因此这两种结构都给机组设备正常运行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使用效果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创造提出一种抗震阻漏结构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震阻漏结构温度传感器,从温度传感器头部开始,依次包括:铠装固定套管、下螺母和上螺母,其中:
所述铠装固定套管内部有感温元件,所述感温元件包括感温探头和探头连接线;
所述下螺母与所述铠装固定套管相连接,所述铠装固定套管以活塞形式可在所述下螺母内往复运动;
所述上螺母与下螺母相连,所述上螺母尾部为空心结构,可根据需要连接接线盒或其他结构;
所述铠装固定套管安装有弹性连接件,所述下螺母内部设有可使铠装固定套管嵌套进的密封圈,所述下螺母和上螺母之间封有第一封胶,所述上螺母尾部封有第二封胶。在密封的方式上,改进了原有的点密封和线密封,采用阻油段密封,加大了密封长度,使得润滑油彻底不会从温度元件测点渗出,设备长期运行稳定可靠不会报废。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性压簧。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硅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数量至少为1个。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固定套管在所述外套管内往复运动的活动量为0-35mm。
优选地,所述铠装固定套管在所述外套管内往复运动的活动量为5-35mm。
优选地,所述铠装固定套管在所述外套管内往复运动的活动量为5-30mm。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在密封的方式上,改进了原有的点密封和线密封,采用阻油段密封,加大了密封长度,使得润滑油彻底不会从温度元件测点渗出,设备长期运行稳定可靠不会报废。
利用可活动的气缸活塞原理和三级密封结构(密封圈、第一封胶、第二封胶)的两步抗震阻漏法,实现了设备温度测量过程要求的抗震阻漏功能。本产品具有优异的抗震阻漏功能,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和测量精度都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铠装固定套管 2、弹性压簧 3、密封圈 4、下螺母5、第一封胶 6、上螺母 7、第二封胶 8、感温探头9、探头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抗震阻漏结构温度传感器,从温度传感器头部开始,依次包括:铠装固定套管1,所述铠装固定套管1内部有感温元件,感温元件包括感温探头8和探头连接线9,所述探头连接线9一直连接至温度传感器尾部的接线盒(图中未画出);连接所述铠装固定套管1的下螺母4,所述铠装固定套管1以活塞形式可在所述下螺母4内往复运动;与下螺母4相连的上螺母6,上螺母6尾部为空心结构,可根据需要连接接线盒或其他结构;所述铠装固定套管1安装有弹性连接件,所述下螺母4内部设有可使铠装固定套管1嵌套进的密封圈3,所述下螺母4和上螺母6之间封有第一封胶6,所述上螺母6尾部封有第二封胶7,由于第二封胶7的存在,空心结构的上螺母6尾部完全堵死,另一方面,探头连接线9穿过第二封胶7,连接接线盒。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性压簧2。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3为硅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3的数量至少为1个,本实施例中密封圈3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地,所述铠装固定套管1在所述下螺母4内往复运动的活动量可以为0-35mm,优选地,可以是5-35mm或5-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德尔泰热控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德尔泰热控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61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