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55441.8 | 申请日: | 2013-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7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国 |
主分类号: | F03B3/00 | 分类号: | F03B3/00;F03B11/00;F03B3/12;F03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1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内阻 流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述的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既可以是于风机,也可以是水泵。
风机、水泵占我国电网耗电的25~30%,然而,我国的风机水泵在技术上一直没有多少进步,特别是风机,一直沿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二元流设计理论,风机应用实际最高效率也低于80%。
图1所示的风机是当今应用最普遍的离心风机、水泵的结构模型,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旋转方向为左旋(站在叶轮背面一端看),这种离心风机、水泵外壳尤如蜗牛,故人们习惯把这种风机、水泵外壳叫蜗壳,这种风机、水泵叶轮与蜗壳采用偏心单向流道结构,流道L1和L2出来的介质只有很少一部分从K所示的方向流出,大部分是沿K所示的方向先运动,然后返回,这样以来,从流道L1出来的介质a、b返回后不可避免与前一个流道L2出来的介质c、d发生碰撞,e、f与g、h碰撞,如此以来消耗了大量的动能,降低了风机、水泵的效率,同时,由于采用偏心结构,方向性强,购买时如果方向误判,将无法安装。
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现在市面流通的风机、水泵技术亟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流道短、内阻小、方便安装的高效风机、水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包括由流体机叶轮、流体机外壳、流体机集流器、功能机座组成,所述的流体机叶轮包括非金属双向叶轮1.0、双向防腐蚀叶轮2.0、双向金属叶轮3.0、单向带导流锥叶轮4.0,所述的流体机外壳包括葫芦形外壳6、烟斗形外壳7、琵琶形外壳9、“U”形外壳10、月牙外壳11、前向出风外壳12、后向出风外壳13、三敞式方形外壳14、双敞式方形外壳15、百叶窗式方形外壳17、圆形外壳20、集流器21、功能机座23,所述的功能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底座上设有门23.2、门上设有门扣门锁23.1,机座是流体机的底座,其空间是流体机的开关控制室、变频器、无功补偿器、电容电路的放置室。
如上所述的超高效低内阻流体机,所述的双向非金属叶轮1.0包括由叶片1、导流锥2、集流口3组成,叶片1以一定的角度一端与导流锥2连接,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沿径向布置,内侧与导流锥连接,其特征在于,当叶轮沿A1所示的方向旋转,介质从A2所示的轴向吸入、从径向流出,当叶轮沿B1所示的方向旋转,介质从B2所示的径向吸入,从轴向流出,所述的导流锥2,为流线型结构。
如上所述的双向防耐腐蚀叶轮,包括由非金属叶片1.1、非风属导流锥2.1、非金属集流口3.1、螺栓4.1、非金属导流螺栓头4.2、金属轴套5组成,叶片1.1以一定的角度一端与导流锥2.1连接,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沿径向布置,内侧与导流锥连接,,其特征在于,叶轮与介质按触面均为耐腐蚀非金属材料,与轴连接部分为金属轴套,金属轴套其外表面完全被非金属覆盖,导流锥2.1与导流螺栓头均为流线型,面对集流口叶轮顺时钟旋转时,介质从径向吸入,沿B3所示的方向从轴向流出,叶轮逆向旋转时,介质从轴向吸入沿A3所示的方向从径向流出。
如上所述的双向金属叶轮3.0,包括金属叶片1.2、金属导流锥2.2、金属集流口3.2、螺栓4.3、金属螺栓头4.4,叶片1.2以一定的角度一端与导流锥2.2连接,另一端以一定的角度沿径向布置,内侧与导流锥连接,面对集流口叶轮顺时钟旋转时,介质从径向吸入,沿B4所示的方向从轴向流出,叶轮逆向旋转时,介质从轴向吸入沿A4所示的方向从径向流出,金属导流锥2.2与金属螺栓头4.3为流线型。
如述的单向带导流锥叶轮,包括叶轮叶片1.3、导流锥2.3,其特征在于导流锥2.3为流线型,介质只能从轴向吸入,从径向流出。
所述的三敞式方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在外壳A、B、C三向的钢丝网14.1及其将钢丝网压紧固定的压条15.1,A、B、C三向敞开,采用钢丝网14.1包裹防护,介质可以从A、B、C三个方向吸入,反转则从A、B、C三个方向流出。
所述的双敞式方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在D、E两向的钢丝网14.1及其压条15.1、上方钢板16,D、E两向敞开、采用钢丝网14.1包裹防护,介质可以从D、E两侧吸入,反转则从D、E两侧流出。
所述的百叶窗式方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盖板18、两侧叶片19,介质可以从G、F向吸入,反转则从G、E向流出。
所述的圆形外壳包括外壳本体20以及本体上的防护钢丝网14.1、压条15.1、介质可以从径向吸入,反转则从径向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国,未经李德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5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江河常态下的水利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空气滤清器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