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拔预应力钢绞线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55072.2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9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殷冬生;杨宝坤;唐洪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津博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3/00 | 分类号: | D07B3/00;D07B7/02;B21C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38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钢绞线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拔预应力钢绞线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预应力钢材始终是沿着大规格,高强度,低松弛,耐腐蚀的方向发展。而模拔钢绞线正是具有以上特点的典型代表。虽然,国内标准和国际许多标准都有12.7mm到18.0mm的模拔钢绞线,但由于生产困难,使得国内能提升工程级别的行业如核工业、高速铁路、公路等都实际无法提升,工程也无使用的范例。目前国内企业无论是引进设备还是国产设备生产的预应力钢材产品无论怎样提高它的强度和松弛性能都无法解决一般钢绞线的直径大,内部钢丝间空隙大等缺陷。图1是已有1*7结构普通预应力钢绞线截面示意图,钢绞线中心丝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边丝截面形状为圆形、结构中心松散。这些缺陷在使用时使得混凝土孔道直径大,直接影响工程的锚固效果、使用寿命,给施工工程带来的是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拔预应力钢绞线的生产线,在此条生产线上能整体拉拔钢绞线生产出力学性能优异的模拔钢绞线产品,模拔的预应力钢绞线是在钢丝捻制绞合后又经过一次模具压缩过程,其除具有普通预应力钢绞线的高强度和柔性外,更具有较同规格1×7和1×19结构更高的钢丝密度,表层更加适合锚具抓握、可承受更高的拉力,大幅度提升了钢绞线的力学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拔预应力钢绞线的生产线,其中:该生产线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拔丝设备、捻股设备、模拔设备、中频稳定化处理设备及收线设备。
所述模拔设备包括一个支撑台,支撑台面上设有水箱式模具盒,水箱式模具盒内装有拉拔预应力钢绞线的模具、顶板、顶丝、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模具盒的进线端,顶丝设置在模具盒的出线端,模具设置在水箱式模具盒的隔板上,顶板设置在模具与顶丝之间。
本发明的效果是该模拔预应力钢绞线的生产线生产模拔的预应力钢绞线是在钢丝捻制绞合后又经模拔设备整体压缩,使得普通预应力钢绞线的形状、力学性能都发生了变化。这种结构的钢绞线除具有普通预应力钢绞线的高强度和柔性外,更具有较同规格1×7和1×19结构更高的钢丝密度,表层更加适合锚具抓握、可承受更高的拉力,大幅度提升了钢绞线的力学性能。以15.20mm规格的钢绞线为例,1×7结构普通钢绞线,面积140mm2最大力260kN,模拔钢绞线面积165mm2最大力307kN,得出同一规格钢绞线经模拔设备整体模拔后面积增加25mm2最大力增加67kN。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1×7结构普通预应力钢绞线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1×7结构模拔预应力钢绞线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模拔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模拔预应力钢绞线的生产线示意图。
图中:
1、拔丝设备2、捻股设备3、模拔设备4、中频稳定化处理设备
5、收线设备6、顶板7、密封圈8、模具9、顶丝10、模具盒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模拔预应力钢绞线的生产线结构加以说明。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模拔预应力钢绞线的生产线是这样实现的过程:
本发明的模拔预应力钢绞线的生产线是一条能把82B盘条原料通过生 产线的各工序后生产成品称为模拔预应力钢绞线。由拉丝设备1将原料拉拔成钢丝,由捻股设备2按工艺把钢丝捻制成普通结构钢绞线如图1所示的结构,再由模拔设备3对捻制成的普通结构钢绞线进行整体模拔,模拔后的钢绞线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的1×7结构模拔预应力钢绞线截面示意图,钢绞线中心丝的截面形状近似为圆形,边丝截面形状为扇形,结构中心紧密。再经常用的中频稳定化处理设备4进行热定型处理、由收线设备5完成模拔钢绞线产品打包成卷。
本发明的模拔预应力钢绞线的生产线完成了各工序的作用,生产的模拔钢绞线是在经整体拉拔后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较拉拔前钢绞线直径减小、钢丝内部密度增高。即除具有普通预应力钢绞线的高强度和柔性外,整体模拔处理后钢绞线中心丝的截面形状近似为圆形,边丝截面形状为扇形。更具有较1×7和1×19同规格结构更高的钢丝密度,能承受更高拉力的力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津博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津博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5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芯印刷纸浆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检测浮法玻璃样品虹彩现象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