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制电路板及使用该印制电路板的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753657.0 | 申请日: | 2013-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1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符俭泳;郭东胜;秦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邢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制 电路板 使用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制电路板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印制电路板及使用该印制电路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面上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降低成本,很多厂商将印制电路板压缩到二层板,如图1-2所示,二层板结构的印制电路板的基板100包括:用于SMT电子元件(SMT区域111)的第一面110以及用于贴附导电箔片121的第二面120,在印制电路板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基板100与导电箔片121的黏合剂在浸焊或受热时,产生挥发性气体、热量不易排除,导致导电箔片121膨胀、脱落现象,严重者则导致PCB板子翘曲,致使SMT电子元件安装无法进行、或电子元件与印制电路板焊点接触不良;波峰焊时基板有些部位焊盘接触不到焊锡面而焊不上锡等。因此,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性好,导电箔片不易脱落的印制电路板及使用该印制电路板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印制电路板,包括:
基板,其包括用于封装电子元件的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
导电箔片,其贴附在所述基板的第二面上;
所述导电箔片包括多个分块,所述分块之间设置有间隔区域,所述分块之间的所述间隔区域设置有走线进行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印制电路板为矩形结构,所述间隔区域的设置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长边垂直。印制电路板上的导电箔片在长方向上发生膨胀的比例较大,而间隔区域与长边垂直设置,分成了多块区域的铜箔则可以避免较大比例的膨胀而导致脱落,提供了膨胀缓冲空间,同时可以实现更为均匀的散热,热量可以从间隔区域散发而不会在内部长时间集聚。
优选的,所述间隔区域的走线按相同的间距铺设在所述间隔区域内。这样有利于在进行线路布局时确保线路间的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间隔区域的走线分为第一组走线以及第二组走线,所述第一组走线与第二组走线分别各自按相同的间距铺设,所述第一组走线与所述第二组走线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结构。两组走线交错形成网状结构,屏蔽性能更好,可以更好的避免EMI干扰问题。
优选的,所述间距为0.13~0.5mm。在这个间距下,可以更好的避免EMI干扰问题,同时更方便于线路设计以及达到避免铜箔翘曲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走线的宽度为0.13~0.5mm。在这个宽度下,可以很好的避免导电箔片发生较大比例的膨胀,同时有效避免EMI问题。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印制电路板,所述印制电路板,包括:
基板,其包括用于封装电子元件的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
导电箔片,其贴附在所述基板的第二面上;
所述导电箔片包括多个分块,所述分块之间设置有间隔区域,所述分块之间的所述间隔区域设置有走线进行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印制电路板为矩形结构,所述间隔区域的设置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长边垂直。
优选的,所述间隔区域的走线分为第一组走线以及第二组走线,所述第一组走线与第二组走线分别各自按相同的间距铺设,所述第一组走线与所述第二组走线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间距为0.13~0.5mm,所述走线的宽度为0.13~0.5mm。
本发明由于将印制电路板的导电箔片分割成多块,多块之间设置间隔区域,并且,多块之间通过走线进行电性连接,间隔区域为导电箔片的受热膨胀提供了缓冲空间,同时使得导电箔片与基板之间的内部热量可以更快、更均匀的散出去,有效的防止印制电路板上铜箔受热脱落、基板翘曲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面结构,
图2是现有的印制电路板的第二面结构,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印制电路板的结构,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印制电路板的改进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3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