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散染料碱性染色聚酯纤维和含聚酯纤维的纺织品的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53362.3 申请日: 2013-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3938461A 公开(公告)日: 2014-07-23
发明(设计)人: 金黔宏;林祖夏;金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 义乌市中力工贸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6P1/16 分类号: D06P1/16;D06P1/52;D06P1/667;D06P1/642;D06P1/673;D06P3/54
代理公司: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代理人: 金根叶
地址: 322007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分散染料 碱性 染色 聚酯纤维 纺织品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散染料碱性染色聚酯纤维和含聚酯纤维的纺织品的工艺。 

背景技术

聚酯纺织品中PET、PBT、PTT和玉米纤维等的传统染色加工,主要采用酸性条件pH值为4.5~5.5染色。酸性染色会造成聚酯低聚物或齐聚物溶出,并在染色完毕后的冷却过程中析出,返沾到聚酯纺织品表面和污染染色容器内壁,造成纺织品染色物色淀、色迹、色斑和白粉、白霜等染疵和外观品质问题。 

而碱性染色具有以下优点:(1)改善涤纶纺织品预处理不均匀或不充分的问题;(2)减少低聚物沉积在织物和设备上;(3)减少折痕和擦伤;(4)给予织物柔和的手感;(5)提高涤棉混纺分散染料染色的重现性。所以,酸性染色的工艺缺陷能够通过碱性染色克服。 

然而,在pH为9~11的碱性条件下,分散染料化学成分不稳定,随着pH值的升高,分散染料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容易产生色变现象。从结构上,一般认为,杂环结构的分散染料耐碱性最好,蒽醌结构次之,偶氮结构最差。 

根据研究发现,分散染料耐碱性能的优劣,并不仅仅由染料分子基团的主体造成,还受分子中的取代基影响。例如蒽醌类染料中如果存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的酯基、酰胺键等,则不再具有耐碱性。因此,染料中取代基的耐碱性能,同样决定染料的耐碱性能。 

此外,构成碱性溶液的物质也影响着分散染料的耐碱性。譬如同样pH为9的溶液,用碳酸钠调节的溶液中染料的耐碱性很好,而用氢氧化钠调节的溶液中染料的耐碱性就很差。这是OH-的质子化引起的。 

分散染料染色的最佳pH应满足弱酸性条件、分散染料水解最小和适应分散染料的品种越多。而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聚酯染色去除聚酯低聚物的最低pH 必须为9或9以上。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碱性染色助剂,按其在染色过程中pH值的变化可分成两类:一类是pH缓冲型;另一类是pH滑动型。 

这两类助剂存在不足之处:(1)pH值缓冲型,染色的起始pH在分散染料推荐的染色pH值为5~6与去除低聚物要求的pH值>9之间难以实现。若满足去除低聚物的pH值要求,则可选用的分散染料品种非常窄小,色谱不全,造成色泽灰暗等;相反,若满足分散染料推荐的pH值,则碱性染色的真正意义不在存在。(2)pH值滑动型由9~9.5滑移到8左右,起染时室温下pH值9~9.5,此碱度对低聚物根本没有作用。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变化,染浴pH值开始下降。涤纶玻璃化温度在75℃左右,当温度越过玻璃化温度、并在130℃条件下长时间沸染,涤纶纤维内部的低聚物在向纤维外部溶出。此时,在低的pH值8左右下对溶出的低聚物不起任何作用。 

为了兼顾分散染料耐碱性能和聚酯纤维低聚物的去除的最低pH值要求,碱性染色必须满足在130℃高温高压条件下,染液pH值需高于9。但是传统的分散染料在这样的pH值条件下会被水解或被还原,引起色变或消色。而现有技术中的分散染料虽能满足在这样高的pH值条件下染色,但是染料色泽灰暗、色谱不全、染色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分散染料色泽灰暗、色谱不全、染色成本高昂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散染料碱性染色聚酯纤维和含聚酯纤维的纺织品的工艺,它采用一种受温控制的、纳米级微胶囊型水系pH滑动调节剂,对聚酯纤维和含聚酯纤维的纺织品进行高温高压浸渍法染色,以克服分散染料碱性染色色泽灰暗、色谱不全、染色成本高昂的弊病。 

一种分散染料碱性染色聚酯纤维和含聚酯纤维的纺织品的工艺,其要点在于,在分散染料的染浴中,含有一种1~5g/L受温控制、纳米级微胶囊水系pH滑动调节剂组成的染浴,采用浸渍法工艺对聚酯纤维和含聚酯纤维的纺织品进行 130℃碱性染色,按染色深浅保温30~60分钟,然后降温至75~85℃,排液,紧接着,注入清水升温至70-90℃清洗15~30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的受温控制、纳米级微胶囊水系pH滑动调节剂的组分和制备方法如下:它按如下重量份数配方组成:微胶囊预聚体为9~13份,氨基膦酸酯为7~13份,碳酰胺化合物为30~35份,苛性碱为1.6~2.5份,蒸馏水为38~53.4份;所述的微胶囊预聚体由C3-5不饱和脂肪酸、引发剂、异丙醇和蒸馏水反应制得;所述的氨基膦酸酯为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碳酰胺化合物为尿素,苛性碱为氢氧化钠,C3-5不饱和脂肪酸为马来酸,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中力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中力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3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