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3307.4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7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芳;李泽清;唐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老龄化 垃圾 渗滤 处理 方法 | ||
1.一种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操作:
(1)预处理:将老龄化垃圾渗滤液汇入调节池内进行水质、水量及B/C比的调节,且调节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90~150d;调节池的出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内进行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为6~8h;
(2)生化处理:水解酸化后的渗滤液由水解酸化池流入一级A/O2反应池内进行反硝化/碳氧化/硝化反应,以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及氨氮,且一级A/O2反应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为7d;一级A/O2反应池的出水进入二级A/O反应池内进行反硝化/硝化反应以进一步地脱氮及脱碳,且二级A/O反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d;二级A/O反应池的出水先经过超滤系统内的袋式过滤器过滤,由超滤进水泵抽吸,待拦截大颗粒物质和毛发等纤维物后进行超滤,超滤产生的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且二级A/O反应池产生的污泥被送至污泥处理系统内,经过沉淀与污泥浓缩,得到的上清液回流至水解酸化池,得到的浓缩污泥进行干化处理;
(3)深度处理:超滤产生的透过液依次送入纳滤系统与反渗透系统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不可生化物质及色度,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且纳滤系统与反渗透系统产生的浓缩液均采用浓缩液系统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整个过程的运行温度控制为30-3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的上层设出水堰,底部设用以提高渗滤液可生化性的潜水搅拌器,其搅拌功率为8-10W/m3,且水解酸化池的液位上升速度控制在0.5-1.8m/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A/O2反应池依次包括一级反硝化区、一级碳氧化区和一级硝化区;水解酸化后的渗滤液由水解酸化池进入一级反硝化区进行脱氮,以提高渗滤液可生化性,一级反硝化区的出水自流进入一级碳氧化区以去除渗滤液中的CODcr等有机物,一级碳氧化区出水进入一级硝化池进行生物硝化作用去除氨氮;其中,一级硝化区产生的一级硝化液部分回流到一级反硝化区,回流量控制为进水流量的8-10倍;且各个反应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一级反硝化区2.0d、一级碳氧化区2.5d、一级硝化区2.5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碳氧化区内设曝气系统,气水比控制在300: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硝化区外部设一消泡泵,消泡泵的进口与一级硝化池连接,消泡泵的出口与螺旋喷射器连接,进行水力消泡;且一级硝化区内设曝气系统,气水比控制在20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A/O反应池包括二级反硝化区和二级硝化区;一级A/O2反应池的出水依次进入二级反硝化区、二级硝化区进行处理,二级反硝化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75d、二级反硝化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75d、二级硝化区产生的二级硝化液部分回流至二级反硝化区,回流量控制为进水流量的5-6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硝化区内设曝气系统,气水比控制在12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硝化区内还设置一用于将超滤系统的进水管口围住的水泥挡板,以避免气泡进入超滤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处理二级A/O反应池产生的污泥时添加了药剂,该药剂为聚丙烯酰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系统的超滤膜管采用外置式管式超滤膜,膜设计通量70L/m2·h,运行压力5-6bar。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系统的纳滤膜采用卷式聚酰胺复合膜,膜设计通量12L/m2·h,设计回收率为85%,运行压力5-8bar。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系统的反渗透膜采用卷式聚酰胺复合膜,膜设计通量10L/m2·h,设计回收率为75%,运行压力17-20ba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33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脚气脚癣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电子烟软嘴雾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