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设备及转发报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753145.4 | 申请日: | 2013-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3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741 | 分类号: | H04L12/74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发引擎 网络设备 物理接口 线卡 转发报文 映射器 报文 集中管理 能力不足 转发性能 配置的 剥离 调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设备,将转发引擎从线卡上剥离出来,可以增加物理接口和转发引擎配置的灵活性;且可以实现多个转发引擎的集中管理和调度,避免转发引擎的能力不足或过剩,提高了网络设备的转发性能和可靠性。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多个转发引擎,映射器和线卡,线卡包括物理接口;映射器根据转发引擎和物理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把来自线卡的报文发送到对应的转发引擎,把来自转发引擎的报文发送到对应的物理接口。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网络设备转发报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网络设备及转发报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路由器最基本的功能是根据收到报文中的网络层地址以及路由器内部维护的路由表决定转发该报文的物理接口以及下一跳地址,并且修改该报文的链路层头后转发该报文。路由器在转发报文时,还可以进行网络地址转换、深度报文检测、服务质量(英文: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等业务处理。
路由器通常采用分布式转发架构,包括线卡(英文:line card)和交换网(英文:switching fabric)芯片。线卡提供物理接口,还包括转发引擎;转发引擎之间通过交换网芯片相互连接。在同一个线卡的两个物理接口间转发的数据流量,由该线卡的转发引擎就可以完成转发处理,不需要送到交换网芯片。路由器的线卡种类很多,有提供低速链路接口的线卡,也有提供高速接口的线卡,不同类型接口的速率相差非常大。线卡的出接口总带宽可能是64千位每秒(英文:kilobits per second,符号:Kbps),128Kbps或256Kbps,也可能是100兆位每秒(英文:megabits per second,符号:Mbps)、200Mbps或1吉位每秒(英文:gigabits per second,符号:Gbps)等等,导致线卡的转发引擎的处理能力和接口速率很难匹配。有可能转发引擎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对应的接口速率,也有可能转发引擎能力过剩,超过了接口速率,导致浪费转发引擎能力。此外,在线卡的转发引擎发生故障的情 况下,该线卡的所有接口都将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和转发报文的方法,通过将转发引擎从线卡上剥离出来,映射器提供转发引擎和物理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物理接口和转发引擎解耦合,增加物理接口和转发引擎配置的灵活性,从而提高网络设备的转发性能和可靠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多个转发引擎,映射器和线卡;所述线卡包括物理接口;所述映射器包括上行端口和下行端口;上行端口为所述映射器连接转发引擎的端口;下行端口为所述映射器连接所述线卡的端口;
所述线卡,用于将从物理接口接收到的报文发送到所述映射器;还用于将从所述映射器接收到的报文从对应的物理接口发送出去;
所述映射器,用于根据转发引擎和物理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把来自物理接口的报文发送到对应的转发引擎;还用于把来自转发引擎的报文发送到对应的物理接口;
转发引擎,用于转发报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中,所述转发引擎的标识为所述映射器的上行端口的标识。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中,所述映射器还用于动态获取所述转发引擎和物理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中,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主控板,用于获取所述映射器的上行端口的标识和下行端口的标识;根据预定义的策略,生成所述转发引擎和 物理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提供给所述映射器。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中,所述预定义的策略包括基于业务配置,物理接口的带宽,转发引擎的状态和转发引擎的负载情况中一个或多个的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3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