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中框后盖合成体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752488.9 | 申请日: | 2013-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5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施碧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捷五金(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孟宪功 |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中框后盖合 成体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中框后盖合成体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产品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尤其是手机产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手机产品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且带给人们更多便捷和娱乐享受。对于手机产品,人们越来越关注产品的重量、厚度等参数以及手机整体的手感,随着人们对手机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手机在工业生产时,对节约能源、简化生产工序以及节约成本上具有较高的要求。
传统的手机中框、后盖的加工有两种方式:
一种为中框、后盖组合加工方式:需要通过反复冲压、注塑的方式形成中框,中框与后盖拼接组合一起;此种加工方式生产的中框结构强度弱,易损伤手机内部零部件,影响手机性能;工艺繁多,人力设备投入大,需要多次反复冲压、铆合、注塑表面加工以及外观处理等,生产效率低,产能低1500PCS/8H;由于多次反复冲压,产品不良率高,运营成本高,损耗特别大;同时,生产的中框需要单独配装电池后盖,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侧边框与面板存在拼接点,影响产品的整体外观欣赏效果。
另一种为NC(Numerical Control,中文名称为数控)加工方式:在数控机床上对中框进行加工,中框与后盖拼接组合一起;这种加工方式需用块状产品制作,切削量大,且材料需要定制,损耗增加;且,生产时,需多次NC转方位装夹加工处理才能完成,生产效率低,产能低于100PCS/8H;NC加工产品是组合式冲压产品的2倍重,影响使用,不便携带;表面加工有局限性,NC加工需考虑产品成本,表面只能做拉丝处理;中框与面板存在拼接点,影响产品的整体外观与手感。
上述传统的两种手机中框后盖合成体的加工方法,加工出的手机中框后盖合成体的厚度为8mm-10mm,增加了手机整体的厚度与重量,手机手感差,美观度低,现有的传统的手机中框后盖合成体的加工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要,也不适用于大规模批量生产。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牢固、外形更加轻薄的手机中框后盖合成体以及可显著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能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手机中框后盖合成体及其加工方法,使产品生产工序少,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手机中框后盖合成体重量轻,结构强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中框后盖合成体,包括壳板和沿壳板边缘弯折而成的框壁,,所述壳板为突起状,所述框壁包括第一拉伸部和第二拉伸部,所述第一拉伸部垂直连接于所述壳板,所述第二拉伸部平行贴合设置在第一拉伸部内侧,并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第一拉伸部连接。
其中,所述壳板包括顶板、侧壁和基板,所述顶板通过第三连接部与侧壁连接,所述侧壁通过第四连接部与基板连接,所述基板平行于顶板,基板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拉伸部连接。
其中,所述侧壁与基板的夹角为135度。
其中,所述第二拉伸部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拉伸部的高度。
其中,所述框壁的厚度为0.4mm-0.8mm。
其中,所述壳板为厚度均匀的金属板,其厚度为0.4mm-0.8mm。
其中,所述壳板上设有通孔或者卡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手机中框后盖合成体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保持顶板、侧壁和基板不动,折叠第三连接部,使顶板高于基板,折叠第四连接部,使基板平行于顶板,并通过侧壁与顶板连接;
S2、保持第一拉伸部、第二拉伸部和壳板不动,第一连接部的弯折处分别进行拉伸处理,折叠第一连接部,使第一拉伸部与壳板垂直;
S3、保持第一拉伸部、第二拉伸部和壳板不动,第二连接部的弯折处分别进行拉伸处理,折叠第二连接部,折叠的角度为90度;
S4、保持第一拉伸部、第二拉伸部和壳板不动,继续折叠第二连接部,折叠的角度为45度;
S5、保持第一拉伸部、第二拉伸部和壳板不动,继续折叠第二连接部,折叠的角度为45度,使第二拉伸部平行贴合设置在第一拉伸部内侧;
S6、对以上步骤的手机中框后盖合成体的四周进行整形矫正。
其中,还包括在壳板上加工用于固定手机电子元件的通孔或者卡槽。
其中,还包括去毛刺、表面氧化、电泳、喷涂、拉丝、抛光、镭雕、印刷步骤中的一项或多项,用于优化成品外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捷五金(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奥捷五金(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24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