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触点换向接触器及电动汽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751727.9 | 申请日: | 2013-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4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章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1/40 | 分类号: | H02P1/40;H02H7/09 |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点 换向 接触器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向接触器及具有该换向接触器的电动汽车,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串励电机用无触点换向接触器及具有该无触点换向接触器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汽车用串励电机接触器为传统线圈触点式接触器,触点吸合和断开时存在火花,不能达到防爆要求。因为烧蚀的存在,触点寿命有限。体积大,线圈发热严重。基于MOSFET功率器件的产品进步,可使用便宜耐用的FETMOS器件及其驱动技术构建无触点的电子换向接触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串励电机用无触点换向接触器及具有该无触点换向接触器的电动汽车,该无触点换向接触器解决了原有线圈触点型接触器的有限寿命、会产生火花电弧的缺点,提高了部件可靠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汽车串励电机用无触点换向接触器,其应用于电动汽车的串励电机中,该电动汽车还包括用于控制该串励电机的控制电路和用于供电的车载电池组,该串励电机包括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该无触点换向接触器用于完成该励磁绕组的电流换向;其中:该无触点换向接触器包括四个电子换向接触器Q3~Q6,每个电子换向接触器采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电子换向接触器Q3的漏极与电子换向接触器Q4的漏极连接并形成第一接线端子,电子换向接触器Q3的源极与电子换向接触器Q5的漏极连接并形成第二接线端子,电子换向接触器Q4的源极与电子换向接触器Q6的漏极连接并形成第三接线端子,电子换向接触器Q5的源极与电子换向接触器Q6的源极连接并形成第四接线端子,每个电子换向接触器的栅极形成一个第五接线端子;该第一接线端子用于连接该电枢绕组的负极连接端,该第二接线端子与该第三接线端子分别用于连接该励磁绕组的两端,该第四接线端子用于经由该车载电池组连接该电枢绕组的正极连接端,四个第五接线端子分别用于连接该控制电路由该控制电路控制相应电子换向接触器的截止或导通,四个电子换向接触器Q3~Q6组成全桥电路完成该励磁绕组的电流换向。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电子换向接触器Q3~Q6均采用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其包括串励电机、无触点换向接触器、用于控制该串励电机的控制电路和用于供电的车载电池组,该串励电机包括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该无触点换向接触器用于完成该励磁绕组的电流换向;其中:该无触点换向接触器包括四个电子换向接触器Q3~Q6,每个电子换向接触器采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电子换向接触器Q3的漏极连接电子换向接触器Q4的漏极且还连接该电枢绕组的负极连接端,电子换向接触器Q3的源极连接电子换向接触器Q5的漏极且还连接该励磁绕组的一端,电子换向接触器Q4的源极连接电子换向接触器Q6的漏极且还连接该励磁绕组的另一端,电子换向接触器Q5的源极连接电子换向接触器Q6的源极且还连接该车载电池组的负极,每个电子换向接触器的栅极连接该控制电路由该控制电路控制相应电子换向接触器的截止或导通;该电枢绕组的正极连接端连接该车载电池组的正极,四个电子换向接触器Q3~Q6组成全桥电路完成该励磁绕组的电流换向。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串励电机配有用于调压驱动该串励电机的串励电机控制器,该串励电机控制器连接在该电枢绕组与该车载电池组之间;该串励电机控制器包括两个电子换向接触器Q1~Q2,电子换向接触器Q1~Q2均采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电子换向接触器Q1的漏极连接该车载电池组的正极,电子换向接触器Q1的源极连接电子换向接触器Q2的漏极且还连接该电枢绕组的正极连接端,电子换向接触器Q2的源极连接该车载电池组的负极,电子换向接触器Q1~Q2的栅极分别连接该控制电路由该控制电路控制相应电子换向接触器的截止或导通。
优选地,电子换向接触器Q1~Q2均采用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电子换向接触器Q3~Q6均采用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本发明的电动汽车串励电机用无触点换向接触器及具有该无触点换向接触器的电动汽车,使用了新型功率器件组成电子单元即四个电子换向接触器Q3~Q6组成全桥电路完成该励磁绕组的电流换向,替代以前线圈触点式换向接触器,解决了原有线圈触点型接触器的有限寿命、会产生火花电弧的缺点,提高了部件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动汽车串励电机用无触点换向接触器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17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