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1353.0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7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李晓武;于永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采埃孚橡胶金属(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B60G21/0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屠轶凡 |
地址: | 2017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桥 扭力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的一种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
背景技术
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对汽车后轮在行驶过程中的控制至关重要。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会受到加速、减速、转弯、颠簸等工况带来的影响和冲击,通过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的柔性变形可以实现汽车后轮在上述工况下的正常行驶。然而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的受力工况远比汽车多连杆后桥用衬套苛刻,因此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容易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断裂,继而会造成汽车在转弯过程中转向不足以及汽车在加速或者减速时发生汽车摆尾现象。目前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在路试过程中多次发生断裂,对汽车的安全驾驶会带来安全隐患。上述情况的发生与目前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结构不尽合理密切相关。
目前的扭力梁后桥用衬套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套接的内套筒1、衬套本体2和外套筒3,内套筒1、衬套本体2和外套筒3整体硫化成型,衬套本体2上,对称分布有两条轴向贯穿衬套本体2的应力槽4,用于分散扭力梁后桥用衬套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应力,每条应力槽4由左端面41、右端面42,外侧面43和内侧面44四个面围成,其中左端面41和右端面42均为圆弧面。但是仅仅设置应力槽4是远远不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该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易断裂,耐久性能的大大提高。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套接的内套筒、衬套本体和外套筒,所述内套筒、所述衬套本体和所述外套筒整体硫化成型,所述衬套本体上,对称分布有两条轴向贯穿所述衬套本体的应力槽;
每条所述应力槽由左端面、右端面,外侧面和内侧面四个面围成,其中所述左端面与所述外侧面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右端面与所述外侧面的连接处对称设有应力分散结构。
进一步的,每条所述应力槽中,所述左端面与所述外侧面的连接处与所述衬套本体的顶面之间、所述左端面与所述外侧面的连接处与所述衬套本体的底面之间、所述右端面与所述外侧面的连接处与所述衬套本体的顶面之间、所述右端面与所述外侧面的连接处与所述衬套本体的底面之间均设有倒圆角作为所述的应力分散结构。
进一步的,每条所述应力槽中,所述左端面与所述外侧面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右端面与所述外侧面的连接处,对称设有向所述外套筒一侧突出的,轴向贯穿所述衬套本体的应力分散口,作为所述的应力分散结构,所述应力分散口与所述应力槽连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的硬度大于所述衬套的硬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的外圈设有对称设有两个凸缘。
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的技术方案,即在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上的两个应力槽的左端面与外侧面的连接处,以及右端面与外侧面的连接处对称增加应力分散结构的技术方案。其技术效果是:该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易断裂,耐久性能的大大提高,同时满足汽车总装厂对于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的动静态刚度要求,且不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后桥扭力梁用衬套,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套接的内套筒1、衬套本体2和外套筒3,内套筒1、衬套本体2和外套筒3整体硫化成型。常规设计中,内套筒1和外套筒3的硬度大于衬套本体2的硬度,或者说内套筒1和外套筒3的硫化程度高于衬套本体2的硬度
衬套本体2上,对称分布有轴向贯穿衬套本体2的两条应力槽4;应力槽4由左端面41、外侧面43、右端面42和内侧面44围成。其中左端面41和右端面42均为圆弧面。其中左端面41与外侧面43的连接处,以及右端面42与外侧面43的连接处对称设有应力分散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采埃孚橡胶金属(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采埃孚橡胶金属(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1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造工业机器人用新型伸缩喷漆房
- 下一篇:一种钢管焊标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