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频率可切换的微机械谐振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50721.X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2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晖;杨晋玲;杨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H9/24 | 分类号: | H03H9/24;H03H3/00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率 切换 微机 谐振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频率可切换的微机械谐振器,其包括:
中柱;
可动结构,其由连接至其质心的中柱支撑;
多个驱动/检测电极,其呈放射状位于可动结构的周围;所述多个驱动/检测电极中的部分电极连接在一起形成驱动电极,其余电极连接在一起形成检测电极;
空气或固体间隙,位于所述可动结构和各驱动/检测电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器,其中,所述可动结构的形状为圆盘,带孔圆盘,或方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器,其中,所述固体间隙的材料为氧化硅、氮化硅或氧化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器,其中,所述驱动/检测电极的数量大于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器,其中,在驱动/检测电极中的驱动电极施加正偏压,检测电极施加负偏压,可动结构接地或者悬空,交流信号通过偏置网络与直流偏置共同激励可动结构振动,响应信号经检测电极并通过偏置网络隔离直流输出,不同的驱动/检测电极连接方式可激励出不同的谐振模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谐振器,其中,所述不同的驱动/检测电极的连接方式包括:通过将相邻12个电极、6个电极、3个电极连接在一起和每隔一个电极连接在一起形成驱动电极,而其他电极连接在一起形成检测电极。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可切换的微机械谐振器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步骤1、热氧化SOI片,并在所述SOI片的顶层硅上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淀积二氧化硅层,刻蚀二氧化硅至SOI顶层硅,并利用二氧化硅层作为硬掩膜刻蚀SOI顶层硅直到埋氧层,形成驱动/检测电极和可动结构的基础;
步骤2、通过低压化学汽相淀积多晶硅,并对多晶硅进行热氧化,以便释放后形成驱动/检测电极和可动结构之间的空气间隙,或者通过原子层沉积氧化铪的方法在驱动/检测电极和可动结构的侧壁上生长纳米级电介质作为驱动/检测电极和可动结构的固体间隙;
步骤3、刻蚀驱动/检测电极上的二氧化硅和支撑中柱孔直到露出顶层硅;
步骤4、通过低压化学汽相淀积生长一层低应力多晶硅,离子注入并退火后,刻蚀驱动/检测电极之间的低应力多晶硅层,实现支撑中柱的自对准加工工艺和驱动/检测电极电学信号的隔离和结构的制作;
步骤5、淀积金属层并图形化实现金属电极焊盘和金属封装环;
步骤6、旋图光刻胶,并进行曝光显影,制作释放孔结构,所述释放孔位于圆盘正上方,将圆盘完全露出,电极只有少部分露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氧化硅的总厚度与所述SOI片的埋氧层厚度一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气间隙或固态间隙小于1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07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商用车的前门闭锁器保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