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精矿粉体流态化直接还原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0711.6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山;范川林;李洪钟;谢朝晖;牟文恒;王存虎;焦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中凯宏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13/00 | 分类号: | C2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林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矿 粉体流态化 直接 还原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冶金领域,特别涉及采用流化床对铁精矿粉体进行直接还原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高炉炼铁工艺对冶金焦过度依赖、要求使用高品质球团矿、能耗高、污染严重等缺点越来越突出,因而无需使用冶金焦的直接还原炼铁工艺愈来愈受重视。2011年全球直接还原铁产量达7332万吨,且随着世界钢铁工业短流程工艺和电炉炼钢工艺的不断发展,对优质炼钢原料-直接还原铁的强劲需求,还将继续推高直接还原铁产量。直接还原炼铁技术已成为新一代钢铁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国内外提出的直接还原炼铁方法很多,根据还原反应器类型,可分为回转窑(如SL/RN法、中国专利申请200710138915.9)、转底炉(如中国专利申请200810302482.0和201110236682.2)、竖炉(如Midrex法、HYL III法、中国专利申请20111044319.4)和流化床(如FIOR法、FIMET法、Carbide法、HIB法、中国专利申请201110006745.5)等直接还原工艺。
与其他工艺相比,流态化直接还原具有明显的优势:(1)可直接处理铁精矿粉状物料、省去了烧结或球团工序,且随着铁矿资源的不断开发,贫矿磨细精选得到的铁精矿越来越细,流态化工艺直接处理矿粉的优势也更为突出;(2)采用气体流态化还原具有较大比表面的粉矿,传质阻力小、传热效率高,实现了低温还原,可望突破常规直接还原在效率和成本方面的瓶颈;(3)可用于处理复杂的共生矿,如钒钛磁铁精矿流态化直接还原-熔分后,既可得到铁,又将钒、钛富集于渣中。
但是,由于铁精矿直接还原需要消耗大量的还原性气体,且还原反应为吸热反应,除了需要将物料加热至高温外,还需要为流态化还原过程提供足够的热量,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根据相关工业试验数据,FIOR/FINMET生产每吨热压块的能耗约为15.0GJ,远高于基于竖炉的MIDREX工艺的10.5GJ,说明基于流化床工艺的技术在能耗降低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如何合理提高热量利用率和还原效率,是实现铁精矿流态化直接还原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关键。
现有的工艺流程通常采用2~4级流化床进行铁精矿的流态化直接还原。在FIOR法(如美国专利US5082251)、FIMET法(Gerhard Deimek.钢铁,2000,第12期:13-15)和FINEX法(张寿荣,张绍贤.钢铁,2009,第5期:1-5)工艺流程中,采用四级流化床,矿粉未经预热直接送入一级流化床中,预热后的还原气体由末级流化床进入、串联通过多级流化床。由于没有中间补充热量,在前1~2级流化床温度以降低至600℃以下,在此温度下矿物的还原速率很慢,故主要起到矿粉的预热作用,矿粉的还原主要发生在后续串联的第3~4级流化床,降低了流化床还原系统的还原效率。与FIOR/FINMET和FINEX主流工艺相似,采用四级流化床还原的专利还包括:US20120328465(2012)、CN101892339(2012)、CN101397597(2010)、CN101519707(2010)、CN100560739(2009)、US20080277842(2008)、AU2001265669(2001)等。在这些工艺中,还原气体均串联操作方式,操作压力高,压缩气体功耗大;还原尾气(由后级还原流化床产生)在前级流化床中预热矿粉,仅利用尾气中的显热,矿粉预热和还原效果差。
德国Lurgi公司开发的Circored法(S A Elmquist,P Weber,H Eichberger,王玉明.世界钢铁,2009,第2期:12-16),以氢气为还原剂,铁矿粉与预热快速床尾气经文丘里和旋风器,进入以燃料燃烧直接供热的快速流化床进行干燥、预热至850~900℃,经空气提升至矿斗后送入温度630~650℃的循环流化床(第一级)中进行预还原,采用流化床对铁矿粉进行预热,与在FIOR法和FIMET法相似,但操作相对复杂;由循环床排出的预还原矿粉送入温度约680℃、压力0.4MPa的鼓泡流化床(第二级)中进行终还原。循环流化床排出的高温尾气,与循环气换热、净化、压缩再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中凯宏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中凯宏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0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荆芥无土栽培方法
- 下一篇: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