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一铵料浆的水分分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749578.2 | 申请日: | 2013-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8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先明;宋斌;罗焕勇;汪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一铵料浆 水分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一铵料浆的水分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在磷酸一铵的生产过程中,当磷酸一铵料浆水份含量低于24%时,因磷酸一铵结晶从液相中析出,覆盖了传热面,不仅造成加热器传热系数下降;料浆水份含量较低时还会导致加热器及工艺管道堵塞,生产系统工艺指标失去平衡,清洗频繁。实践证明,料浆水份含量显著影响着磷酸一铵产品粒子的大小,继而对干燥系统中的尾气含尘量造成影响,甚至导致净化设施庞大、投资增高;尾气含尘量大还会明显影响到尾气管道、旋风分离器、洗涤塔等清洗周期。随着料浆水份含量的提高,在固定的干燥温度与干燥剂消耗量条件下造粒干燥装置的实际生产能力将会下降。可见,正确选择磷酸一铵料浆的水分是磷酸一铵料浆加工方法评价的重点。生产实践证明,磷酸一铵料浆水分控制在20~28%较为经济合理。因此,快速测定磷酸一铵料浆水份含量对于磷酸一铵的生产指导极为重要。
磷酸一铵料浆中水份含量是磷酸一铵生产中间产品控制的关键指标,快速准确的向生产车间提供分析数据,为生产工艺的调整赢得时间,是中控分析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现在现有技术中的磷酸一铵料浆水分分析方法是采用烘箱干燥法进行分析,操作步骤复杂,耗时较长,对生产有较大 的制约作用。
目前的磷酸一铵料浆水分分析方法通常采用烘箱干燥法进行分析,其测定原理为测定磷酸一铵料浆水份时,加入无水硫酸钙作填料,可使试样分散和疏松,从而避免在105℃下烘干时结块包裹;加入乙醇或乙醚能加速试样中水份的扩散。
上述水分分析方法操作步骤复杂,耗时较长,至少需要2.5h才能报出分析结果,影响因素较多,效率较低,大大制约了磷酸一铵的生产。
本发明人以现有技术为基础,结合实际生产工艺,经过不断的实验研究和改进,终于探索出了一种快速的分析方法,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得出分析数据,为生产车间工艺指标的调整赢得了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一铵料浆的水分分析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高效、快速、准确测定磷酸一铵料浆中水份含量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磷酸一铵料浆的水分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量筒量取100mL磷酸一铵料浆样品,在电子台秤上称量其质量m;
(2)通过下式计算磷酸一铵料浆水份含量:
(H2O)%=M—m
所述步骤(2)中的M=180g,为100mL磷酸一铵的质量。
本方法是基于磷酸一铵的密度为1.80g/cm3,100cm3(即100mL)的质量为180g,生产过程中由于其中含水形成磷酸一铵料浆,其密度会随水份高低发生变化。申请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用100mL磷酸一铵质量180 克,与100mL磷酸一铵料浆的质量的差,即得磷酸一铵料浆水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适用于磷酸一铵料浆中水份含量的测定,能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分析效率,并保证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且重复性和再现性好,分析结果稳定,有利于磷酸一铵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控制分析,为生产车间及时调整工艺指标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对于磷酸一铵的生产指导具有重大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磷酸一铵料浆的水分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量筒量取100mL磷酸一铵料浆样品,在电子台秤上称量其质量m克;
(2)通过下式计算磷酸一铵料浆水份含量:
(H2O)%=M—m
所述步骤(2)中的M为180g,为100cm3(即100mL)磷酸一铵的质量。
为了确定本发明方法的准确性,申请人进行了大量、反复的实验,并与烘箱法的分析数据进行对比,试验数据表1所示:
表1测量结果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95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